警惕烟花爆竹成杀手
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市民们无不拍手称好。然而,在绝大多数中小城市以及面广量大的农村,人们对烟花爆竹仍情有独钟,于是在每年的欢乐与笑声中总要夹杂着几多悲哀几多泪水。
忙煞“120”
除夕,是团圆之日,也是“120”急救中心的痛心之日。据苏北射阳县医院统计,每年除夕从晚上6点到夜里1点,“112”铃声不绝于耳。1993年除夕,该院一晚就接待烟花爆竹受伤者86人,医院张院长皱着眉头对笔者说:为了应急,医院特地准备了三辆救护车,眼科、耳科、外科医生除夕一律不放假。
1995年除夕,在上海读大二的陈敏在父亲的鼓动下,颤悠悠地举起了一支“魔术弹”,天空散开的火花照亮了整个院子,也照亮了她父母欢乐的笑脸,可笑容在陈家父母脸上还定格着,第二支“魔术弹”魔术般地钻进了陈敏的袖管,并“及时而负责”地将陈敏的手背炸裂、烧伤。当她父亲急着呼救“112”时,得到的是“嘟嘟”的忙音,亏得陈敏让父亲向“110”求救,才免去了更大的悲哀。瞬间的欢乐,给陈敏带来了一生的苦恼,一个本应欢乐的新年,却被烟花搞得凄凄惨惨。
炸醒“119”
“119”,这个独特的电话号码,平时人们很少拨它,然而,养兵千日的消防队每年在除夕之夜都要忙得焦头烂额。
某商品住宅小区一楼余某家因人多,居住面积小,便将平时穿不着的旧衣旧鞋放在天井里。1996年除夕,一家人看完联欢晚会休息时,突遭浓烟袭击,头昏脑胀的余父打开房门一看,天井里正在燃烧“冬天里的一把火”。正当余某一家人手忙脚乱灭火时,消防队两条水龙从天而降,火很快灭了,余某家卧室也成了“池塘”,当消防队向余家收款时,余父声称并未打电话求救。后到邮局查询,方知电话是三楼的张某打的,原来张某在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后,仍夜不能寐,想来个“火树银花不夜天”,哪知道第一个焰火的火星刚好落在了余家放在天井里的旧衣服上,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张某为了逃避责任,呼了“119”,自己假装睡觉。这个新年,张余两家能过得舒坦吗?
据某县消防部门统计,近三年的除夕之夜,消防队平均每年要救火32户,因为火灾实在太多了,消防队员应接不暇,他们只好穿着衣服坐在车里打个盹。
被“炸醒”的县消防队队长肖海对笔者说:象我们这样的县城一两年内禁放烟花爆竹是不现实的,我们消防队只有在超前防范上下功夫,今年我们已经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刊登了燃放烟花爆竹须防火的公益广告,我们准备在今年除夕专门安排一部车沿农村各乡镇视察,解决农户因无电话而无法呼救的问题,以便及时消除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惊动“110”
除夕,忙碌了一年的“110”警车本该歇歇了,可谁知,偏偏这一天“110”警车也特别忙。
苏北通榆乡运河村村民李喜财一年靠外出打工挣了不少钱,为除夕大饱眼福,他从无锡带回许多乡下人不熟悉的焰火,什么“星球大战”、“节节高”、“光芒万丈”等,吃过团圆饭,李家五颜六色的焰火吸引了许多好奇的农家人。当邻居张三宝家的独苗张小宝高高兴兴地蹦跳着也来一睹为快时,灾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李喜财放的一个名叫“空中霹雳”炮仗刚好在他耳边“霹雳”一声,张小宝应声倒地,耳朵流血。张三宝急忙跑过去喊儿子,可儿子无一点反应。张三宝要李喜财送儿子上医院,可李喜财认为是孩子自己撞着炮仗的,不关他事,双方争执不休。张三宝一气之下回家拿来杀猪刀对准李喜财左耳就是一刀,两家打成一团,待好心人叫来“110”时,张小宝和李喜财被送往医院。可惜张小宝的耳朵已成了炮仗的“牺牲品”,李喜财的左耳虽然被缝了起来,听力也几乎丧失,张三宝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就这样,一个炮仗炸碎了两个家庭数口人的心。
超标2.8倍
烟花爆竹不只带给人们上述有形的危害,燃放烟花爆竹后的隐形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每年除夕,鞭炮声的噪声高达100分贝,超标2.8倍,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每立方米超过1000微克,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面对一只只被炸瞎的眼睛、一具具残缺不全的肢体、一场场熊熊燃烧的大火、一起起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血泪案,喜爱烟花爆竹的人们,请千万警惕,烟花爆竹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欢乐,还有痛苦和悲伤。笔者以为,禁放烟花爆竹的战役也应尽快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打响。 (王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