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12日
头版
01

延长油矿采访札记之二

埋头苦干的石油人

本报记者严天池李建平通讯员王学刚刘全亚

从1905年清朝政府成立的延长石油官厂算起,延长油矿已经走过了整整九十三个春夏秋冬。这个中国大陆上发现和开发最早的天然油矿,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延长油矿的历史上,有一大批响的模范人物,从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陈振夏到五六十年代的全国先进生产者董存秀,从七十年代的学铁人标兵孟四海、王景芳、谭明到八十年代的全国劳动模范段长明,从陕西省劳动模范朱明恭、李玉声,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姚宏亮……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为当时的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题写的四个大字:埋头苦干。这四个字正是延安石油人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子长油矿南沟井组的采油场,我们没有见到这儿的采油工人徐林。但是,寂静的大山,简陋而整洁的窑洞,汩汨流淌的黑色原油,抽油机有节奏的韵律仍然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以矿为家的徐林,徐林就在这方圆5公里的井区里。延长油矿党委宣传部陪同我们采访的同志告诉我们,徐林所负责的这个井组共有33个井场,这里山高沟深,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从1987年起,徐林在这儿一蹲就是十余年,每年有365个日子,他起码有340个日夜吃住在井场上。我们真为徐林这种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陪同的同志说:在延长油矿,象徐林这样的优秀工人,多得很!

我们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在子长油矿,我们看到十几个大字:“树立子长油矿新形象,争做优秀石油人。”一问,这里正在开展“学徐林,学什么”的全员大讨论。在徐林之后,矿上又涌现了十大标兵。在十大标兵之后,许许多多的优秀石油人涌现出来了。在子北石油勘探试采部,从总指挥宛明月到一线的钻井工人,几个月不回家不见亲人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稀罕事。在甘谷驿油矿,我们见到了这儿的矿长顾根深,他是石油部命名的劳动模范。顾矿长也是1987年只身一人到矿上的,晚上睡办公室已经习以为常了。矿上的同志说,白天能在办公室里见到顾矿长是不大容易的。他爱到井场上去,喜欢现场办公。他说那样便于了解情况,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职工们诙谐地说:“顾根深,顾根深,只顾把根子扎得深深地,好多出油哟!”

在成立仅有一年时间的川口采油厂,我们又听到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名字——李兴。这人也是以埋头苦干,献身石油而出名的,据说中央电视台也专门派记者采访过他。李兴现在担任着川口采油厂的党委书记兼厂长。他是1968年响应领袖号召从北京来陕北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在这儿一呆就是三十年。这三十年中,他经历过三次大的磨难,三次战胜了死神。现在他身上还带着几块钢板,成为一名真正的钢铁石油人。厂里的同志讲,只要你见到了李厂长,就能体验出什么叫埋头苦干,忘我工作。我们没有见到李兴,因为那天晚上,他从井场上没有回来。

延长油矿管理局编了一本《延长油矿史》,书中记载了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五个时间段的埋头苦干的模范人物。而到了九十年代,延长石油人又创造了比前人更加辉煌的业绩,他们的名字也将续写在这部史书之中。陕西省的一位老领导曾说,在延长油矿能够埋头苦干几十年的,个个都够评劳模。这话中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