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17日
公众视角
03

悲喜剧问题

缑稳贤

又有一批被称作“黄昏悲剧”的剧目在政治舞台上次第上演。

前年11月7日,再过几个月就满六十岁要退休的原浙江省高级法院审判员凌大仪,因利用职权直接收受当事人贿赂等罪行被押上了被告席。去年4月30日,原北京电子动力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全国劳模,人大代表陈铭因贪污罪掉了脑袋,他是退休四个月后被逮捕归案的。7月份,又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头,被称为三湘巨贪的张德元,因单独或为主伙同他人17次收受贿赂220.69万元,被依法处死。8月15日,原石家庄市人防办主任许三喜因收受索取贿赂32.6万元,非法从事有偿中介服务,接受现金50万元被判无期徒刑。该许时年59岁。到10月16日,当原陕西省民政厅厅长靳建辉因收受贿赂79250元被判9年徒刑时,正好也是59岁。

快到“耳顺”的时候,心反倒不顺了。六十岁这个铁门槛,看来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这些人,大多辛辛苦苦几十年,曾经为党和人民作过一些有益的事情,平时身居高位前呼后拥威风八面,现在却成了共和国的囚犯,不得不以风烛残年之躯在铁窗里苦熬余生,有的甚至把小命结束在刑场,魂断衰草寒烟,还要落千古骂名。最惨的要数湖南的那位原湖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德元了。自己命丧黄泉,养子被判无期徒刑,妻子被判六年徒刑,这一窝黑算是被一锅端一锨铲了。

上述种种,在本人自然是罪有应得,但旁观者哀之怜之惜之,称之为“黄昏悲剧”,也有一定的道理。

早知下场如此悲凉,何必当初贪海弄潮!“以俄倾淫乐,不易无穷之悲。”古人已心明如镜,今人尚在梦中乎?

笔者最近看了一些此类案例,发现这些人犯罪时的心态固然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利令智昏,权力变质。

许三喜在许多场合里都说过:“我这把年纪,免职,开除党籍,什么党纪政纪处分,我都不怕了。我不缺钱花。”(见97年10月24日《南方周末》)因为不缺钱花了,就不怕免职开除党籍了,实在糊涂得可爱。张德元则是“想抓住退休前的良机大捞一把,以便退休后能过上纸碎金迷的腐朽生活。”(见《瞭望》97年38期)陈铭“在那即将功成身退的一年多时间里,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地刺激,他感到,这辈子太亏了,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到头来什么也没有,都是些虚的。”(见97年10月31日《南方周末》)全国劳模,人大代表,5次市部级,18次局区级荣誉称号都是虚的,唯有钱是实的。在陈铭眼里,天地易位了,阴阳巅倒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人生观。大权到了这些人手中,造成的只能是灾难,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灾难,自然也是本人的灾难。

请考察一下巨贪们的行事状吧。原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阎建宏早就给心腹吐露过这样的心迹:“给共产党干太没劲,捞足2000万咱们自己干。”陈铭从1992年10月到1994年4月,不到一年半,共作案14起,贪污挪用公款高达574.6万元。原锦州市天桥区公安局副局长赵国利从1993年2月到10月间,侵吞公款2019.519万元,平均每日贪污8.4万元。(97年5月9日被依法处决)而靳建辉等人侵吞的竟然是救民命于水火的救灾扶贫款。

窃以为,这些胆大妄为,贪婪卑劣的丑类被绳之以法,实乃人民之大幸,国家之大幸。是大好事,大喜剧。

今日之城中,人神共愤者,贪官也,万民所翘首而待者,肃贪也。丑类终需歼灭,一窝黑还是一锅端了的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大喜剧,就是多多益善好戏连台方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