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过去……(散文)
文/李春燕
以现在为界线,以前是我的过去,今后是我的未来。我的过去是不见落日和霞光的黄昏,我的未来是晴空中忽隐忽现的白云,揣摸不到它的踪影。渐渐地当平淡的日子一天天地捱过后,留给我的是:“今人百不如昔”的愁绪感叹。这样今天将要发生的事不觉又要成为过去,“过去”告诉我: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如此。这样一想,我对昨天、今天和明天都能从容以待了。
1995年的元旦,是一个大雪天。
清晨,我早早地起床,将熟睡的儿子锁在家里,迎着大雪,去买菜。在这个工厂里,买菜是每一个职工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超过十点钟,就什么也没有了,厂区附近没有一家买熟食的小店。如果清晨买不到菜,这一天只有靠方便面度日。
因为是过元旦了,我买了两斤排骨面和白菜。回到家,撂下肉菜,我的儿子还在睡。这个家时常是我们母子二人的身影,在这样的雪天里不免又增加了几分凄凉。雪纷纷飘落在窗户上,窗外是一片耀眼的雪光。我感到浑身发冷,脱掉外衣,重新钻进被窝。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谁!”
“是我,开开门。”声音很熟悉,有点象我们的主任。我急忙穿好衣服,从还没暖热的凉被窝里钻出来。
果然是主任,他戴着一条围巾,上面还散落着星星点点的雪花。他急切地对我说:“李春燕,你得进去加班。”我非常惊讶和蹊跷说:“主任,你有没有搞错,今天是元旦,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假日,你还嫌我活干少了不成?”
“知道,知道,今天是特殊情况,你也知道工厂正在搞技改。唉!就等于你给我帮个忙吧!活卡到咱们这道工序,我不好向上交待。”看着主任那副近乎哀求的神情,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原来主任找到我已是第五家了。前四家都碰了钉子,因为今天是元旦,有的回家过节,有的因自已的“资历”在元旦这一天拒绝加班,所以主任敲响了我家的大门。我没有外出,既年轻,又没有“资历”,只能以无言默许了主任。
我叫醒了睡梦中的儿子,替他穿好衣服。给他煮了两个热乎乎的鸡蛋,让他拿在手里暖手。背着儿子,送到儿子的大姑家。
出来后,我买了一包方便面,揣进我的大衣兜,向厂区走去。
雪花柔软地飞舞,静静地折射着银色的山峰,瓦檐映日,黛绿覆盖,梧桐树上积雪坠落下来,象棉絮一样扑散在我身上。
到车间,吓了我一跳。放假前,我将工作台上收拾的干干净净,今天却堆满了要清洗的光学玻璃。总共有四十多盒,难怪没人来呢?怎么办?既来之,则干活。我是多么希望我们这个多年亏损的厂子能好起来呀!工厂投入二千万元搞技改,成功与失败在此一举。只要技改能成功,我愿意干。我一手啃方便面,一手将光学玻璃放进汽油里清洗。
下午四点半,我将所有的玻璃清洗完毕。这时来了两个搬运工,将清洗后的玻璃装箱运往五车间。临走对我说:“谢谢你啦,李春燕,明早这批货要空运到福洲,今晚五车间的人还要干一个通宵,这是技改后的第一批合同,这个月你、我和大家的工资有望了。”
他们的话,丝毫没有打动我。我在阴冷、昏暗的工作室干了八个小时的活,被汽油味呛得头晕恶心,直想吐。
我惨淡地对他们一笑,蓦然想到今天是元旦,我两岁的儿子还放在他的姑姑家。
我走出车间大门,被风一吹,吐了一地的水。我的身上还散发着汽油味。
雪,不知何时停了,厂区的路上没有一个人,远处传来老鸦“哇哇”的叫声。工厂和山庄在白皑皑的背景里显得更凄惨、阴森。雪在融化,田沟里到处有注入的雪水,留有的残雪在等待着被冲刷。此刻,我的心被这寂静所震憾,所感动,荡漾着一种暴风雨后的休憩和舒展;一个普通女工为她所在的工厂奉献后的欣喜和诗情画意般的自然风韵。生命是种体验,我找到了我所企盼的那份感觉——在1995年元旦。
人总还是要关心和回忆过去的,不一定总是遗憾。三年后,工厂因搞技改彻底失败,我也下岗了。可是,我无怨无悔:我已经为工厂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