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喜看统计步九法制道
当今社会已走进信息时代,信息的取得和作用离不开统计。统计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工具,它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统计活动的总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出现,统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统计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问题也日趋复杂。1996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以下简称《统计法》),同时根据这一决定/对1993年12月制定的《统计法》做了修正。修订后的《统计法》对规范统计行为、严肃统计活动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统计法》的完善实施,标志着统计步入法治轨道。
全国八届人大期间,我国的立法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法制的逐步健全保障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统计法》的完善完善也是经济立法的重要一环。通过较为系统的立法,以往散见于统计活动中的习惯做法和规章制度在《统计法》中得到了升华,确立为法律原则。《统计法》明确了统计活动的八个基本原则,分别是:统计立法的指导原则;统计基本任务法定原则;统计调查对象依法履行义务的原则;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体制的原则;统计资料真实性的原则;统计工作科学性原则;独立行使统计职权的原则和统计工作受社会监督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的确立,为统计机关和统计工作人员依法执行统计任务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统计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责、权、利因而泾渭分明。统计资料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财富,对掌握社会经济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有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淡薄,假报瞒报统计资料,对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针对这些不法现象,《统计法》专门规定了统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惩处,完善了处罚机制。权威人士称,《统计法》在国家管理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会日益明显,《统计法》的贯彻实施将把统计活动带人一个新的领域。 (周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