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4月29日
头版
01

于企业不争控股权 于个人甘愿“拉下手”

铜川制药厂领导在联营中不争官争位只求企业好

本报讯 铜川制药厂领导班子在企业改制中,不争控股权,不争官位,一切从企业利益出发,使陷入沼泽里的企业再现生机。

铜川市制药厂是成立于1969年的国有企业,曾以上乘的产品质量,良好的企业信誉名噪省内外。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企业逐渐走向衰落,到1996年底,负债率高达120%,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1996年4月,厂里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了起来。面对严峻现实,他们喊出了:“与其坐着等死,不如站起一搏!”他们决定寻求合作伙伴,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股份制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把企业带出困境。厂长王清海带领一班人南下北上,四处奔波,先后与省内外10多家医药企业洽谈合资办厂事宜,最终与西安丰乐工贸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西安丰乐工贸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保健品代理销售的私营企业,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在“全国私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00家。为了能够合作成功,救活企业,厂领导班子决定:“不计形式,不争控股权,甘当小卒,给予最优惠政策。”为此,他们出让51%股权给对方,厂领导班子全部甘当新公司中层,同意对方实行负债式控股经营,即对方购买51%股权的资金分期向铜川市制药厂付款,三年内付清。将对方的资金投入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稼接”成功的新企业“陕西丰乐制药有限公司”,于1997年8月26日正式挂牌运作。新公司采取了一套完全不同于老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机构上,设三部一室,即营销策划部、财务部、生产部和总经理办公室,比原老厂科室减少2/3;在人事上,一律实行聘用制,加大营销人员比例,营销人员占全部员工的40%,比过去多数十倍;在管理上,把产量、质量和效益指标融为一体,全部实行量化考核,把工资分为基本工资、业绩工资和综合考核工资三部分,业绩工资与公司销售业绩挂钩,分类考评,以每月总得分计发工资。对于待岗职工,公司专门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要求必须参加培训,随时准备上落聘人员的岗位,并发给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费。

全新的机制使员工责任心和凝聚力增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短短7个月时间,他们的产品“余诺匹林”就在陕西、新疆及江、浙、鲁、皖等省区产生了较大影响,销售势头强劲。员工的工资比原来能发下工资时多了一倍,他们说:“我们能有今天,都是厂领导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我们争取来的!”  本报记者 杨令青 特约记者 李晓燕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