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一条广告,也不换个样子多少给个新鲜,一天一次甚至数次地让人看老画面听老一套,实在也太“霸道”了。
有啥广告?
文/谭贤邦
如若也来搞个民意测验,问问中央电视台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哪些歌舞、小品、相声节目,不少人会掰着指头数出个一二三四五来,但若问问晚会前播出了哪些广告,我敢打赌,1000名观众会有999名回答不出来。
我也在这“999”名之内。不过手中倒有一则资料:近3年来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前播出的广告大都为20多条,每条广告约15秒钟,价格为40多万元,最后的一条竟高达300万元以上。今年的广告条数及价格想来绝不会低于往年。如此巨额的投资,我辈观众竟未加以重视,也觉得对不起商家们。
近年来,电视广告一再加“密”几近铺天盖地见缝插针的极限境地。且播出频率和速度均登峰造极,一闪即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没有一目十行过耳不忘的本事不行。那种疾如风迅如电的画面和声音,观众如何消受得了。二是“鲜”味不够而“霸气”十足。一种产品一条广告,也不换换样儿多少给个新鲜,一天一次甚至数次地让人看老画面听老一套,实在也太“霸道”了。人们“烦”,自然在情理之中。“烦”了咋办?办法多的是。你播你的广告,咱再闭上眼睛养养神,或再燃上一支香烟聊聊天,或为已冷却的茶杯添添水……如此这般,那花巨款打的广告,岂不冤枉也?
产品销售故然离不开宣传,然过犹不及。如今,与电视关系日益亲密的观众却对电视广告如此冷淡漠然,确实值得电视制作者、广告人反思一下了,从而采取措施去提高质量,控制总量和次数,改进播出办法。如若不然,人们手里的遥控器是不会赋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