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27日
经济纵横
04

突出区域特色加快安康发展

安康地委书记封漫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安康地区坚持走区域经济开发路子,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与1995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4%。党的十五大后,地委、行署在深刻分析区情、机遇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力发展安康区域特色经济”的重大决策,奏响了290万安康人民思发展、促致富的主旋律。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特”字上做文章,加快了安康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安康地处我国南北过渡的北亚热带气候区,生物、矿产、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有各种动植物6000多种,素有“丝麻耳倍之乡”、“药材摇蓝”和“生物基因库”称誉。已发现矿产55种,工业价值140多亿元,其中汞锑储量居亚洲第一,重晶石品位列全国之首。安康河流径流量占陕西水资源的一半以上,可开发水能资源240多万千瓦。这些丰富的资源,是安康的优势,也是安康的特色,更是加快安康开放开发的方向。全区坚持大力发展优势资源基础上的特色经济,目前蚕桑、茶叶、烤烟、黄姜、魔芋等林特基地面积达到150万亩,其收入已占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其中蚕桑产量占到全省80%,茶叶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富硒青茶生产地,黄姜皂素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烤烟、魔芋等都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特色经济成为安康地区加快发展的一条主线。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积累,市场供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关键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特色就是生命力。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打基础、促开发、兴产业、求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实施“抓三通、促两开、兴五业”和“农业抓产业、工业抓特色、全局抓项目”的思路,培育支柱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开发特色产品,目前已形成了安康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汉江水电、金州矿产五大支柱工业,建成了安康恒远丝绸有限公司、安康北医大制药有限公司、安康正大药业、旬阳烟厂等一批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开发出了祝尔慷卷烟、泸康烟、富硒茶、魔芋精粉、绞股蓝皂甙、白厂丝等一批名优产品。这五大产业,不仅成为安康经济的支柱,占到全区工业产值70%,财政收入50%以上,而且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都有一定特色、地位和影响。

“千事万事,发展第一”,抢抓难得机遇,把特色经济的蛋糕做大是全区各级干部群众奋力争取的目标。为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加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进程,地区提出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是:农业产业化建设上,继续主攻蚕桑、茶叶、烤烟、黄姜、魔芋五大产业,力争到2000年基地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收入突破10亿元;特色工业建设上,优先发展秦巴医药、富硒食品两大产业,稳步发展安康丝绸产业,积极推进汉江开发和壮大矿产工业,力争“九五”末,五大支柱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0亿元以上,形成产品独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扎实的步伐,齐心协力推进特色经济,努力把安康建成为川陕鄂渝毗邻地区的水电能源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商贸集散中心、自然风光旅游区和新型中等城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