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27日
经济纵横
04

学学“黑妹”拒嫁气节

黄军

商标是企业产品的特定标志,信誉的象征,它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也是企业的知识产权,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当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过去的“拣廉购便”转向“认牌购买”时,“品牌效应”已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成为商标的一种价值体现。

几年前,广州肥皂厂生产的“洁花”牌洗发香波,是全国风靡一时的名牌产品。后来搞合资,该厂把“洁花”商标作价500万元与外商合资成立了宝洁洗涤用品公司,“洁花”便被打入冷宫,外商竭力推销自己的“海飞丝”、“飘柔”等牌子。前不久,中国洗衣粉最出名的“白猫”和“高富力”亦作价与外商合资,被外商收归旗下,替而代之的是“汰清”和“碧浪”两种高价洗衣粉。

由此可见,外商是深谙商标的价值的,而我们有些企业却缺乏对商标这一无形资产的认识,与外商合资时,看的是老外的机械设备和资金等有形资产,对自己很值钱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则认识不足,往往毫不吝惜地将自己多年培育起来的商标拱手相让,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在四川,我国孔雀、北京、红梅等名牌彩电企业的合资,取而代之的是菲利浦、松下、三星、LG等洋牌彩电,仅有“老大”——长虹还在为捍卫民族品牌与洋货叫板,振臂高呼: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令国人欢欣鼓舞,精神振奋;在广州,牙膏产量居全国第三的“黑妹”不嫁的气节令人击掌,美国“高露洁”牙膏进军中国市场,首选合资对象是“黑妹”,却遭拒绝;在浙江,外商对“娃哈哈”商标垂涎三尺,企图出巨资买下,同样遭到拒绝……由此看来,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家对商标已有了清醒的认识,令人欣喜。

合资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物,对我国经济的振兴所起的推动作用,的确不可低估。但合资切不可“合”掉自己的商标,自己的品牌,不少外商就是看中我们某些驰名商标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和广阔的销售渠道,以及税收的优惠政策,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在商标上崇洋媚外,吃大亏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和国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