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03日
经济与法
03

赠品消费:难言的苦涩

如今,消费赠品现象随处可遇,买空调赠微波炉,买西服赠衬衫,吃洋餐赠玩具,去游乐场,也会得到一张欢迎再光临的赠票……

面对似乎是意外所得的种种赠品,众多消费者会有一种赚了的感觉。其实是不自觉地踏入了商家设计的促销圈套,假冒伪劣充斥赠品行列,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种种消费者权益受侵,令广大消费者遍尝了难言的苦涩。

在某名牌化妆品“买多少、送多少”的2000万元广告费大赠送活动中,购标价30元一瓶的洗面奶可获赠同样的一瓶,折算后实际价格为15元一瓶,其实,这种洗面奶原价不过18元一瓶,所谓赠品其实并非无偿赠送,它的价格已通过涨价加在了商品之中,顾客实际得到的只是每瓶3元的让利。

秋冬换季时节,服装行业的赠品促销一浪高过一浪。某一品牌的西服目前市场价在800—1700元不等,比夏天淡季时已上涨近300元,而所送的羊毛衫售价也就在300元左右,这样一算,赠品源于何处就很清楚了。至于买羊毛衬衫送单衬衫,一些商业人士透露:此时的单衬衫已是滞销产品,商家如不能及时处理,既使库存积压,又占用资金;况且这些衬衫今年销售不掉,明年受新产品冲击将更难销,幸好衬衫本身成本并不高,所以也乐意把它作为新上市产品的赠品,附带销售掉。这样做既赢利又可以加速资金回笼。

南京一位消费者曾购买彩电获赠果菜料理机一台,他说,他所得这台广东产的果菜料理机第一次使用就不灵,带到商店调换,营业员先说是他使用不当造成的,后又说已经超过15天退换期,总之刁难了半天不予退换。幸亏该柜台的组长通情达理,给他换了,但用了没几次又不灵了。

赠品的质量到底有没有保障呢?它会不会成为伪劣商品倾销的温床呢?一些商家对赠品质量的回答却令人担忧,有的说赠品不同于买品,它是无偿赠送,不能享受与买品同样的待遇;有的说赠品不是商品,商店只能保证售出商品合格,不能负责所赠物品质量。在发现赠品存在质量问题找商家调换、退赔时,商家大都不予退换。由于赠品没有发票,消费者感到底气不足,有种有理说不出的感觉。

在消费市场中,对顾客最有吸引力的赠品是那些带有“薄利多销”性质的日常生活用品。如买牙膏送牙刷,买30元一双的长筒袜可获赠两双同样的袜子,这样实际上一双袜子才花10元钱,日积月累,自然为家庭开支节省不少。还有,真正意义上的白送自然也很受欢迎,像前不久南京电信局举行的凭电话号码尾数赠BP机就引来了无数排长队的市民。

对于其它更多的赠品消费,据一些大商场的营业员介绍,绝大多数顾客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现在的消费者跟以前相比要理智得多,他们能够较客观地对待赠品,不会为得到赠品而盲目购买,消费时关健看自身的需要和商品的质量,对有无赠品并不多加考虑。只要是物有所值的好商品,没有赠品照样好销,而有赠品的东西卖得不一定就好。专家也指出,赠品只是一种辅助保销措施,商战的胜利关键是靠商品的物美价廉和诚信待客。(张怀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