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07日
公众视角
03

苦乐读书

虎子

或许是世事捉弄人,但凡家财万贯,买得起书者不一定情愿花钱买书,更懒得为看书去费神;爱看书的偏偏又是买不起书的穷人。古语虽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能从书中发掘出“颜如玉”和“黄金屋”之佼佼者,甚恐也稀少得很,通过读书而成名成家成官成僚成腕成款者更是微乎其微了。大多数被抬举为“读书人”的是只配“寒窗熬油”,既不配居“黄金屋”,又不配被“颜如玉”青睐的书痴。

读书人福薄命浅。

心中不悦事常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一二。一碗酒钱也支不起孔乙己只知之乎者也穷卖弄;范进终老用功竟少,不得挨胡屠户的嘴巴。读书人傻就傻在把满腹经纶与富甲有余混为一谈,稍有见识便愣是以天下为己任,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焦心,永远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到头来除了牵萝补屋,百事乖违,大概也只有在一种虚无的满足中聊以卒岁了。

读书人爱静,是不合群的怪物。

见人家酒桌上吆五喝六唾沫横飞,煞是热闹,自己却喊不出声来,于是拜拜;打开电视机看着球员汗流浃背跑前跑后,九十分钟射进个把球,自感急人,打不起精神;最难为情的是唱卡拉OK,在别人嘴里“阿哥”“阿妹”的唱词总有情有意,自己笨嘴拙舌一句不会唱,偶尔硬着头皮吼一嗓子老掉牙的民歌,结果不是走调就是变味,料就不是唱歌的材料,惺惺退场;与人闲聊,说不上几句话便咬文嚼字,“放屁不认风”,哪壶不开提哪壶,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读书人最爱认死理,是不识时务的角儿。

“吾爱真理,吾更爱吾书”。为看不见摸不着不能枉钱。办事时别人送点回扣,便视为“不义之财”拒之门外,偶有红包嘉奖便想到“无功不受禄”,失掉不少财路。这正应了:腹中虽有五车书,囊中能有几钱穿”的古话。

读书人活得穷酸,但却超脱。

夜深人静,妻儿老小俱各安睡。独守孤灯,钻进字里行间,徜徉于先圣今贤的思想里,于无声处谈人生、侃情趣,天南海北游历。室中无长物,案头常有名著,听雨故纸里,借文字来过瘾,多少有点精神鸦片的味道。身居斗室,书籍无孔不入——抽屉、桌几、枕边、窗头到处都是书的殖民地,而且不时蔓延扩张,日日亲近了诗文歌赋,却疏远了油盐酱醋和朝夕相处的妻儿老小。妻子常为鸡毛蒜皮之事得不到落实而指着一堆堆破书大骂“第三者”插足。办公室里完成工作任务,便拿起书,如孵卵的母鸡孵在藤椅里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同事兴高采烈,大侃一通新鲜事,见无人响应,气得直跺脚拂袖而去:“这人完了!”。这样不去找别人事,别人也无心找你事,几十岁了不长城府,光长童心,不识得玩权弄柄,便省得为功名利禄费劲,落得个清闲自在。

伟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毕竟太古远了,现世的读书很难充当改善社会地位、个人收入的“阶梯”。之所以有书虫们痴痴狂狂苦读,或许是读书能与打牌、下棋、唱歌、跳舞一样打发时光,或许仅仅是出于迂腐,甚而只是漫无目的地消遣,如此而已。犬儒派的鼻祖安提泰尼住在大桶里,只求别人不要挡住他的阳光就行了。徜能如此,坐拥书城,不仅是一种奢望,甚至于已是一种享受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