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16日
头版
01

蒲白矿务局南桥矿陡然停产放假,在几千名职工家属心中击起万丈波澜。是悲观失望坐以待毙,还是迎接挑战奋起一搏,闯出一条生路?严酷的现实检验着南桥人的意志和胆识——

南桥矿停产放假之后……

5月8日,是一个南桥人永远难忘的日子。矿上宣布:从即日起全矿暂时停产放假。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如一记重锤敲击着每个南桥人的心。

5月,该是煤矿生产的黄金季节,矿上已将大干“红五月”的计划逐项安排落实到位,怎么又突然宣布放假?人们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石击起千层浪”。一时间,关于南桥的前途和命运,职工的生活出路……沸沸扬扬,众说纷纭,职工的思想异常活跃。一部分职工,包括一些管理人员不仅感到放假来得突然,而且对两个月的放假期限也心存疑虑,矿上宣布放假两个月,两个月后能不能收假还难说。尤其是一些夫妻双双放假的职工,每月仅拿那点有限的生活费,思想压力就更大。然而,当大家冷静下来进行一番思考后便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南桥矿的停产放假可说是一种应该预计到而人们不愿、也不敢正视的必然现实。

要使众多的干部职工从思想上接受这个现实尤为不易,但根深蒂固的等、靠、要的观念又必须转变,南桥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放假,“逼”着南桥人走出去闯生路

人常说:“事是逼出来的,路是走出来的”。停产放假把南桥人“逼”人了“山重水复”的境地。然而,正是这关键的一“逼”,逼转了观念,逼出了胆识。矿上放假没几天,家属区就相继自发组织起了五六十人的谋生打工队伍,分别到局矸石电厂的建安工地、水泥厂建安工地、铁十八局白水筑路建桥工程队等处找到了临时工作,外出打工不再感到“丢面子”了。

“我觉得苦和累换来了一种充实,它冲刷了我心中的愁怅和忧虑。”说这话的职工姓李,是矿掘进队的一名普通工人,妻子也在矿上工作。这次“夫妻双双把家还”,为了这,妻子抱怨他“没本事”,两人竟然留不住一个。原本活跃的家庭笼罩在一片愁雾之中。在经历了短暂的思想阵痛之后,他联系了几名放假职工一起到电厂的建安工地找了份临时活儿。

南桥矿女工彩玲的哺乳假到期了,刚上班没几天就赶上矿上放假,她和在矿机电队工作的爱人一同都放了假。年轻的夫妻工资本来就低,现在放了假,光靠两人领取的三百元生活费,怎样来安排生活和抚养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夫妻商量后,彩玲决定要“下海”。于是夫妻东挪西借搞起了小本生意。起初,她就在家属区摆起了地摊,但由于家属区的消费量有限,再加上放假后人们消费心态的变化,买东西的人很少,她只好转移“根据地”,开始打起了跟会赶集的“游击战”。“借人家的钱心里总是个负担”,她生性好强,为了能早日还清借朋友的钱,跟会本来就特别辛苦,她还要极力减少在外的花费。饿了,不是将就吃碗面皮,就是买个烧饼咸菜。渴了,取出从家带来的白开水。就这样在会上一站就是一天,尽管累得腰酸腿痛,还得赔笑与“上帝”讨价还价。为了这个家,她硬是撑下来了。

放假以来,南桥人的观念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人们不再笑话某某的“吝啬”,打工做事不再被看作是“丢面子”,不少人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探索和寻求生存之路。(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