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17日
社会新闻
02

埋头苦干的“孺子牛”

——访“陕西省十杰出工人”屈兴财

今年47岁的屈兴财,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1969年进入延长油矿七里村油矿工作。他被分配到井下作业队当了一名清井工。野外作业,常常是风餐露宿,家境贫困的屈兴财连一床被子也带不起,经常晚上便把棉衣当作被子。时日久了,患上严重的关节炎。领导要将他调到室内工作,原单位因屈兴财的勤垦工作不愿放他走。后来,还是组织出面将他调到机电车间当锅炉工。屈兴财干起了司炉工作,因设备保养好、维护认真、甚至连清理烟囱这样的活都抢着干。1975年2月,机电车间换他当了一名钳工。

小学文化程度的屈兴财学了钳工,便觉得工作难度大了。一面在工作中虚心向师傅请教技术;另一方面在工余时间啃专业书籍,苦练锉、刀、锯等基本功。技术一天比一天精,很快就挑起了机电车间钳工班的工作大梁。

89年9月,陕北高原已微寒人身。井下作业大队的一辆大吊车后轴螺栓断裂,需马上抢修。屈兴财将刚刚解开钮扣的工衣重新扣上,忙赶往工房。忙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上班时,吊车顺利出车。中午时分,采油大队的一辆泵油车在野外抛锚,他又背着工具包赶去换了14根半轴螺检,使汽车恢复行驶。回家的途中,他坐在车上打起了盹。矿炼油厂又来告急:常压风泵打不起压力,非得屈师傅前去修理不可。他来到了炼油厂投入抢修中,故障排除,离开炼油厂时已是下午5点多。他连续工作了32个小时。

近三十年来,屈兴财加过多少班,抢修过多少次车辆和设备,谁也说不准。据统计:自84年实行定额工时以来,他每年平均超额完成工时2000个以上,相当于250工作日。97年他完成的工时是17056个,是年定额的2.37倍,这是一个普通工人两年多的活呀!

钳工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种。屈兴财的高超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勤动手和勤动脑。

84年,矿发电用的750型柴油机缸套穿洞。厂家来人鉴定说无法修理、非换缸体不可。矿领导面对这一笔大开支犯了熬煎。在矿院墙上贴出招贤红榜:“凡修复者,每人嘉奖200元,另加本人两个月的工资。”车间柳主任让屈兴财去揭榜,屈兴财说:“为了工作我可以去试一试,为了钱我绝不去。”一个月后,屈兴财为组长的攻关小组,使柴油机起死回生。

73年,针对K2锅炉耗煤耗水量大的弊端,屈兴财反复进行实验,对锅炉用水经过技术处理,使K2锅炉每天节约煤400多公斤,节约水约5吨。

79年,他将已经报废的“星牌”钻机,加工改造成300型清井机,一直沿用至今。

领导说:“屈师傅干的活放心。”

同事说:“与屈师傅一起干活,干得多、干得快、干得顺心”。

近三十年来,屈兴财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全部青春奉献给了老矿的石油事业。先后被局、矿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24次;优秀党员9次;其他奖励7次。总共四十次奖励。

屈兴财被老矿人亲切地称为埋头苦干的“孺子牛”是无愧的。当他捧着“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的奖牌跨进矿大门时,锣鼓起劲、掌声雷动。老矿的人们迎回了自己的楷模,迎回了无私奉献、埋头苦干的精神。 (赵延春 崔完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