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23日
头版
01

鼓励开发换代产品 吸引人才扎根企业

黄河厂建立“科技兴厂”激励机制

本报讯 去年扭亏增盈,一跃成为全国军工电子龙头企业的黄河机器制造厂,及时转换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实施“科技兴厂”战略。最近,该厂陆续推出一系列配套的奖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新品开发研制,加快工厂科研生产步伐,从而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人们的好评。

黄河军工的技术优势和良好信誉,为该厂争得了大量的产品订单。在众多军工企业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去年年底以来,黄河厂却顺利地落实了3年的生产任务。今年上半年全厂的军工科研、生产任务均实现“双过半”,产销形势喜人。然而,以厂长代志军为首的黄河决策者们认为,军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高科技的竞争,军品生产不能只满足3年,应将目光放长远一些,现在是研制开发5年以后换代产品的良机。为了调动黄河军工科研人员开发新品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精英人才扎根企业,献身企业,厂里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系列配套的奖励政策:对于1990年以后计划内统分进厂的大学生,该厂实行大学生专项生活补贴,补贴期为3年,特别是今年以后进厂的大学生、本科生、双学位毕业生每人每月的补贴标准分别高达80元、100元、120元,从而从收入上解决了大学生进厂初期工资偏低,生活窘迫的问题;评选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该厂从今年起实行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动态管理,每年评选一次,年度当选者每人每月可享受工厂特殊津贴,津贴分300元和200元两个档次;在住房方面,工厂也向科研人员倾斜,最近已决定将新建的42套两室一厅单元房(建筑面积70多平方米)作为对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的奖励住房,并且准备新建一批一室一厅房子作为进厂大学生的结婚过渡用房,以解决他们实际困难;对于参与新品开发、新技术应用、技术改造的科研人员,视其贡献大小,按照新制订的奖励细则予以逐项奖励兑现,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目前,全厂科研人员积极性空前高涨。设计所办公室的灯光深夜还伴着人们在搞科研;微机房前出现了人们排队等待上机的新景象。本报记者刘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