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批发消费”的误区
□文/章鸣
近年来,批发购物越来越被寻常百姓采用,“批发消费”已成时尚。在批发市场上,上门的顾客不再是做零售生意的商家唱“独脚戏”,拎大包小包的家庭批发消费者亦经常登台。
归纳起来,“批发消费”渐火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差价的诱惑。批零差价较大,一般为20%。对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选择相当优惠的“批发”无疑是明智之举;二是快节奏的需要。现代家庭里,夫妻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加之接送孩子、辅导孩子以及做不完的家务活,实在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只为一两样东西跑趟店逛次街。
然而,事物总是矛盾的、一分为二的。“批发消费”固然有省钱省时省力等好处,但“过了头”就会陷入误区。
误区之一:饥不择食。有的人碰到需要的物品就迫不及待的批发回来。如果购买时不加选择,不开包检查物品的质量,盲目批发,难免受骗上当。
误区之二:勉强为之。批发,是有一定数量的,部分消费者即使需要不多,但为了买到批发价,只好勉强多购。事实上,买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是贵的,因为它产生不了使用价值,等于浪费。误区之三:超前消费。这些年,银行的利息抵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于是给人一种存钱不如存物的感觉,导致少数人自作聪明,超前批发消费。可我们应该看到,物价上涨尽管是必然趋势,然而国家正在通过各种调控手段限制涨幅:有的商品不但不会涨,反而逐年下降;还有的商品时效性强,日后可能会被式样更新、质量更好、功能更齐全的新品种取代而遭淘汰。因此,超前消费必须有战略眼光,否则,可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效果适得其反。
批发不是柔情物,批发消费者,请别陷入误区,只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量的“批发消费”,并在批购时多留神比较、鉴定、检查,方能真正得到批发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