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标题新闻
中国工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昨日下午在京隆重开幕
重任在肩
中国工会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本世纪末最后一次工运盛会,它担当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从登上赴京列车那一刻起,怎样摆好新时期工会的位置,怎样有为才能有位,当前工会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等成为我省工会出席十三大代表团40多名代表们交谈的热点问题。车厢外夜幕已经降临、车厢内谈兴犹未穷尽。最后省建材工会的任德成主席还被“邀”往省总原主席胡仪生所在的车厢,他们就党政工如何协调关系等问题“引经据典”,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谈笑风生,各有心得。
代表团团长刘枢机,副团长李怡霞因势利导,结合省总工会其他几位领导带队在全省各地市近一月的调研情况,将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归纳为三个“议题”,并形成报告,准备向十三大主席团反映,以主动的姿态为工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献一份力量。
各方重视
这次工会盛会颇引人注目。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外媒体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了这次大会,参与报道的记者近三百多名。会务组的同志介绍,中外记者关注的焦点问题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及工会今后发展大计等方面。
素以见多识广闻名的京城人也很关注这次大会。10月19日是大会召开的第一天,当代表们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时,无论是骑自行车上班的人们,还是晨练的老人,及起早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大家在路边静静地站立等候车队的经过。有的代表说,北京人素质就是高,这是对工人代表的一种礼遇。
记者追逐的对象
10月19日上午大会召开预备会议。
陕西代表团刚在人民大会堂礼堂落座,便吸引来了一些新闻记者的目光。
这次参加会议的陕西团年龄最大的是79岁的原省总主席胡仪生,最小的是西安高压开关厂28岁的回族青年马华,马华今天还特意戴着有民族特色的小白帽。代表们服饰笔挺,个个显得精神饱满,特邀代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尚锦将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陕西省劳动模范三枚金光闪闪的勋章佩戴在胸前。电视记者的镜头追逐了王教授好一阵子,会后成为代表和王教授开玩笑的资料。
这次大会开幕式在主席台就座的我省代表除刘枢机主席和中国职旅总经理刘景一外,还有工人代表马华和延安市总工会主席米文毅,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以及有延安等革命老区的省份,此间人士认为,陕西团这次在中国工会十三大上有可能成为中外媒体较感兴趣的地方。
本报记者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