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18日

陕西工人报百姓话题 乡里客 家有青工 “独奏”,你行吗? 看牲病无病也有病 兴趣与体验 听培训课 欢迎“检查” 担心干部“不坐机关” 谨防“试用”陷阱

当前版:第A3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3

显然,干部这样“不坐机关”不仅有误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还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担心干部“不坐机关”

□文/董安宏

要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读马晓波先生的《欣闻干部“不坐机关”》一文,颇有感触。

干部不再坐机关,不再“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而是“打起背包,奔赴农村第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跑项目、同闯市场……”应该说,山东阳信县的干部这样做很好,很值得其他地方的干部借鉴、学习。

不过,世间之事常具有多面性,万不可一概而论。就拿干部“不坐机关”来说吧,基层的同志和广大老百姓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的反应,并非“欣闻”,而是担心。

基层单位的同志或广大老百姓去“机关”办事、联系业务,常常是人未走而担心先生:“今天去了能不能见到人?”“今天去了事情能不能办成……”待到了“机关”之后,果然如担心,人不在,事情无法办……

如果说,那些“不坐机关”的干部,个个都能像山东阳信县的干部那样,“不坐机关”的时候,是下基层去了,是忙老百姓的事情去了……那倒情有可原。是经商做生意去了,办商店、办工厂、办饭馆酒楼,也有办卡厅、洗脚屋的……

另有的干部“不坐机关”的时候是“潇洒”去了:哥们几个聚一起搓麻将、玩红四;携“女友”或“相好”到卡厅一展歌喉,到舞场寻找“感觉”;联系一帮弟兄到酒楼食府利用公款品尝美酒佳肴山珍海味,开上公车到疗养圣地钓钓鱼、爬爬山,来一番“爱国主义教育”;极个别的甚至去按摩间、迷人酒吧、洗脚屋等,体验体验三陪小姐的“特殊服务”

不过,也有这样一些干部,从表面上看,他们与阳信县的干部一样,“不坐机关”的时候是下基层去了。但从实一看,他们的下基层与阳信县的干部下基层完全是两码子事。他们只是在“机关”坐烦了呆闷了,于是借“下基层之名,好去散散心解解闷,享受享受基层单位的“热情款待”,再顺便弄一点土特产回来。如此,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下”呢?

显然,干部“不坐机关”,不仅有误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而且还很容易助长奢侈腐败之风的蔓延,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不下大力气予以纠正或者整顿的话,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