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1月07日
劳动者
03

一对没有“工种”的师徒

文/郭建华

要说“工种”,姚尚国、周俊斌师徒俩是航天7414厂设备分厂名正言顺的电工。但厂里的人都说,这对师徒没“工种”。因为分厂里的锯床下料、打磨清理、修理工具模……这些活他们几乎没有不干的,而且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

1997年在为铜箔设备阴极辊和阳极槽镀银工作中,姚尚国请缨上阵。由于镀银用的溶液极具腐蚀性,所以尽管当时是炎热的夏季,但他们还是要裹上皮围裙,就这样一天下来还是伤痕累累,两条胳膊奇痒难忍,伤口一沾汗水就像针扎一样疼痛。尽管如此,老姚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实践中,老姚发现镀银时镀笔左右摆动幅度很大,一部分银液被甩到两侧,难以流入下面承接的方盘中,造成很大浪费,他便想办法采用一个围着阴极辊的半圆形塑料接液槽代替方盘,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老姚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徒弟周俊斌。去年一季度,分厂为某单位生产加工煤矿钻机时,由于人员紧张,周俊斌也主动上阵,承担了钻机的下料任务,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便下料20多吨。在对钻机导轨面进行后期光洁处理时,许多人嫌辛苦不拿钱而不愿干,这时站出来的又是姚尚国、周俊斌师徒俩。

为了达到工艺要求的光洁度,姚尚国、周俊斌师徒二人蹲在地上,用油石、砂纸滴上煤油,一点一点往下磨,一寸一寸往前挪。手起泡了,他们没感觉,腿蹲麻了,站起来跺跺脚接着干,他们硬是用手工完成了25件总计近80米长的钻机导轨的打磨任务,导轨质量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