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虎将”班长的故事
走进西飞公司干线机厂房,就会看到一台台、一座座崭新的型架由南到北的林立在厂房两侧,只要你稍加打听,便会听到一串串和型架有关的故事,其中很多是关于陈怀洲的故事。
38岁的陈怀洲是62厂钳工三班的班长。1997年12月,原应由某公司承担的干线机后梁装配型架,因种种原因拖延了周期,而该型架如不在1998年2月份交付,将会拖延干线机的整体生产进度。西飞公司的领导层也心急如焚。经研究,决定由62厂接手这项工作,并要求62厂务必在2月10日前按期完成。艰巨任务落到了62厂,而62厂的领导又派出他们的强将陈怀洲,并以他为核心抽调精兵组成突击队。
后梁装配型架共有两台,而与两台型架相仿的另外两台前梁装配型架是南飞公司用了近7个月时间才安装成功的。后梁装配型架两台近20米长的工装,从工作量和安装难度上都超过了前梁型架,要在50天完成,难度颇大,连麦道的外商代表都对此表示难以置信。
陈怀洲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担,他带领突击队员们干在现场,吃在现场,不分昼夜地为抢回生产周期努力拼搏。他本人在工作中更是以身作则,脏活累活重活抢着干,有病也不休息,强撑在现场工作。1998年的春节,陈怀洲和他的同伴们都在现场加班,而无一人有怨言。经过48天的顽强拼搏,陈怀洲他们胜利了,当两台合格的干线机后梁装配型架提前两天通过了外商检验后,负责该工装外检的麦道外商代表汉斯先生说:“太好了,这样的工装在美国最快也得干3个月,而你们只用了48天。”
陈怀洲在工作中不仅是一员虎将,他还善于开动脑筋,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应用于工装生产中。在安装干线机六型壁板型架的过程中,陈怀洲在熟悉图纸时发现,原设计为单台固定架式型架,其安装周期长,而且占地面积大。他及时提出两台共用一个框架的安装建议,经有关部门论证后,认为此方法可行,投入生产果然效果很好。仅此一项,既节省了人力物力,缩小了占地面积,还节约了数万元的制造成本。
种什么种子开什么花。陈怀洲在干线机工装生产中的出色表现,获得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誉。1997年他被评为西飞公司科技标兵,并被授予技装总厂双十佳标兵的光荣称号。(李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