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1月22日
新闻广角
03

中国拒绝基因掠夺

口文/大悟

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人类的基因只有一套,它是破译人体密码的钥匙。基本工程的巨大发展向我们昭示,谁掌握了基因,谁就掌握了未来,其蕴含的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无法估量。

人类基因组是决定人体生、老、病、死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基因不仅可以复制,还可以重组,正是通过对基因的复制和重组的研究,就可以找到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方法,甚至可以生产出对人有益的新的物种。1990年10月,美国率先将人类基因组计划列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1995年美国基因工程药物销售额为48亿美元,1997年超过6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20%以上。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基因资源,这不仅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拥有56个民族,还因为过去长期的社会封闭,使我国保存了众多比较完整的家族遗传隔离群和疾病的大家系,是世界上少有的基因大国。而许多发达国家由于民族迁移、通婚复杂等原因,基因资源早已不再完整、纯粹。正因为如此,许多发达国家对我国丰厚的基因资源十分眼红,从90年代初,美、德、法等国纷纷抢滩中国基因大陆。据报道,美国西夸纳治疗公司已从浙江象山县获取了完整的哮喘病家系标本,美国费城肿瘤研究机构在江苏肝癌高发区海门市已采集了5年血样,年均1.5万份。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在合作研究的名义下,以投入巨额经费为诱饵,对我国宝贵的基因资源进行肆无忌惮地掠夺。于1996年底通过卫生部审批的一项中美“合作”计划就是一个实例,该计划10年采集血样50万份,而合同规定“本项工作产生的全部知识产权均归BMT(美国百乐玛国际有限公司)所有”。据悉,该计划已被勒令停止。另据美国《科学》杂志1996年7月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已同中国6个医学研究机构签约,计划抽取2亿中国人血样,美方负责人绍克声称:“中国提供了低成本的研究途径,同时巨大的群体也许能使科学家花费较小的代价得到基因。”1997年4月,已被民政部发文禁止的由北京人口所、中科院人口所和德国马普研究院人口所合作的“中国老人长寿研究”计划,至今仍在悄悄地进行……。

谈家桢院士不久前上书国家领导人,建议国家进行立法,以制止外国公司和研究机构以各种名义掠夺我国宝贵的基因资源。据悉,民政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已着手重新审查有关的国际合作项目,严禁有关的调查资料和血样出境,有关立法也正在酝酿制订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