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国奶粉积压严重
全国抽查四十七家企业奶粉仅五家合格
口文/江文
笔者日前在’98中国奶业科技年会上了解到,去年我国积压奶粉近百万吨,占全国奶粉总产量的15%左右;同时,我国已连续多年每年进口6万吨奶制品,在北京等大城市商场洋品牌奶制品占到半壁江山。
建国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速。去年,我国牛奶总产量达663万吨,比1980年增长4.8倍。牛奶已成为一些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然而,牛奶及奶制品在我国人民膳食中份额仍是微乎其微。目前,我国年人均牛奶消费量只有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1/15,甚至不足发展中国家1/5,牛奶总产量只有世界牛奶总量1%。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出现奶粉积压现象,每年积压量都在以30%的速度递增。同时,洋字号奶粉大举抢滩我国市场,据中国乳业协会理事长王怀宝介绍,每年正规渠道进口和走私奶粉共达10多万吨。
奶粉积压导致我国多数中小奶制品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本经营状态,有的甚至沦为停产和半停产境地,出现一斤牛奶卖不过一瓶矿泉水的怪事;同时,也使我国广大农牧民奶资难以兑现,甚至发生宰牛倒奶现象。
业内人士分析了奶粉积压原因:一是我国奶粉质量差。大多数奶制品企业技术、投备和管理手段落后,产量质量和包装水平很差。
二是我国的奶粉缺少适销对路产品。现在,我国很多奶制品企业盲目跟从西方国家开发奶品,而不注重研究我国人民消费心理和饮食习惯,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奶粉。
三是我国奶粉企业缺少品牌意识,不注重宣传、营造企业形象。甚至有些企业不惜掺假、造假,以取得一时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