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1月29日

陕西工人报文体大观 怀念钱钟书先生 孤独者 图片新闻 大巫见小巫 难忘插队 踢 图片新闻 足坛世纪末仍然有好戏 演艺人客串希尔顿篮球联赛 邓亚萍面临再择业 谁来罚点球

当前版:第A3版:文体大观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文体大观
03

大巫见小巫

口文/董安宏

江苏省沭阳县南关乡河西村有位二十二岁的小伙叫黄育涛,此人因骗钱有胆有方而名扬天下。他化名“邓兵”先后向县民政局,供电局、邮电局、烟草局、交通局、劳动局、县医院等单位的九位科局级领导寄去恐吓信。信中称其掌握了收信人的有关“丑事”要求收信人“为此付出代价”,即于某月某日寄五千元钱来,否则,将如实向省、市、县有关部门举报,云云。不料,黄育涛的这一招诈骗这个行道竟创下了“奇迹”,九骗八中,没费吹灰之力便得到四万六千元的进帐

据去年十一月十日《工人日报》报道,去年十月中旬,黄育涛已经落入法网。按说,事情到了这一步是可以划个句号了。但黄育涛的这桩案子却让人想到的事情太多了!

近年来,骗子的伎俩日见翻新。有以扑克牌、假外币、易拉罐盖诱人上当者,也有借介绍工作、办婚介所、编名人录、办书画大赛骗取钱财者。相比之下,黄育涛把诈骗的目标定格在掌权者身上,可谓“独辟蹊径”了。黄育涛这样做“选择”是很耐人寻味的。一个普通的青年农民,一个小打小闹的个体业主,年龄也不大,然而,是什么原因什么背景使他产生这样一个“灵感”找到这样一条“生财之道”呢。这是人们的第一个联想。

“实践”证明,黄育涛的发明确实不同“凡响”,他的骗术刚刚投入“应用”便九骗而八中。一般说来,能混到科局以上领导的人,无论是智商还是防范意识,肯定要比一般百姓要高得多。这就让人想不通了,黄育涛怎么一骗一个准呢?这是人们的第二个联想。

其实,黄育涛对“目标”们的所作所为不见得了解多少。很可能只是凭“感觉”。试诈一下而已,或者只是“碰碰运气”。至于收信者们有无“丑事”,是什么“丑事”,他未必知道多少。在当今这个提倡法制的社会里,没有证据是不能乱说的。尽管有八位已积极地向黄育涛寄了钱,但我们还是不能断言这八位领导的屁股后头肯定不干净,但人们却可以这样问一问那八位领导同志,既然没干过什么“丑事”,你慌什么,怕什么呢?这是人们的第三个联想……

够了,有了这番联想,已足以让我们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官怕”现象作一番深刻的透视了。如果你留意一下周围,这种“害怕”几乎随处可见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