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插队
口文/周宁光
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段名言:你可能会忘记和你一起笑过的人,但你绝不会忘记曾和你一同哭过的人。”是呵,我忘不了北莽原上的土炕、酸菜、杂粮,更忘不了伙伴们的身影、笑颜、真诚。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谁又能想到,我们这些当年“抡圆镢头挥铣干,广阔天地把红心练”的小知青们,我们这些当年满嘴疯话、傻话却自以为是豪言壮语的傻小子、疯姑娘们,如今却成了学者、商贾、工程师和企业家,成了各个岗位上的中坚。历史的波澜把我们推上逐下,如今一品味,真是不堪回首往日事,依然难忘插队时。
那时,我们才十七、八岁呀!鸡鸣就起身,日落才收工,酸菜和包谷维持着我们的热量和发育,铁铣和架子车伴随着我们的整个生活。为了吃水,在36丈深的井台上扳着辘轳,穿的衣服,那可真是“下雪别忘穿棉袄,天晴别忘戴草帽……”
高原上寒风凛冽,高原上娇阳似火。艰辛的生活,繁重的劳动,十七、八岁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发育、成熟。在昔日烽火狼烟的古道上,我们忙碌,我们思考,我们憧憬明天,我们幼稚而朦朦胧胧地初恋着
如今提起当年的插队生活,孩子们会以为这是一段“天方夜谈”,老人们会掬一把同情的泪,道一声“可怜”,也有人嗤之以鼻,嘲笑我们当年“傻冒”。而在影视小说文艺作品中,我们时而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业者,时而却成了悲天悯人惨不忍睹的弃儿。其实,我们就是我们,即不像艺术里描绘的那样多彩,也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尽管我们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北莽原上的黄土地,可那北莽原上的白雪沃土、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给了我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吃苦耐劳的勇气、自尊自强的毅力。这,难道还不够、还不值么?有多少次,面对着生活上的艰难困顿,又有多少回,遭遇了工作中的挫折烦恼,我总会回想起在黄土地上的那段岁月,回想起铭心刻骨的那段往事,总会鼓起勇气,重新扬起生活与事业的风帆。
岁月蹉跎,我们已不再年轻。当插队已成为往事,我们依然无怨无悔。感谢生活,感谢插队,使我们比身边的其它人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多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