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铺天盖地胡乱收费 正税清费势在必行
——对税外收费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朋友聊天,还是乘车搭的与司机交谈,或是和企业的同志座谈,常常会听到“税大难经营”这样一个不约而同的普遍反映,那么,情况究竟怎样?
西安市地税局今年对市属8区、5县的165户国有企业、160户集体企业、106户股份制企业、82户私营企业、98户个体工商业户,共计601户纳税人的负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基本摸清了西安市税外收费的现状,发现当前税外收费、以费挤税的现象十分严重,“税软费硬”现象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一、收费的行政职能部门多,惹不起。首先是地方政府征收基金,收取费用。1993年国家向纳税人征收的基金有两项,到1997年已经取消。但目前纳税人却要承担省、市政府征收的基金、收费达11项。二是具有一定行政权力的政府职能部门,主要有:公安、工商、税务、城管、邮电、劳动、交通、物价、文化、卫生、土地、环卫、外办等部门,收费项目相当繁杂。到1997年,西安市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发证数量(个)达5715项,各种未经许可的收费项目无法统计。三是与各权力机关有千丝万缕关系的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物价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事务所、医学会、个体工商协会、私营企业家协会、乡镇企业家协会等等。四是政府部门摊派。如:某某节、某某会、修路费、庙会等等,真是“婆婆太多,媳妇难做”
收费项目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漫延范围广。601户纳税人1993年负担的各种基金为2239万元,各项费用为3763万元,合计6002万元。到1997年它们负担的各种基金为8965万元,各项费用为12,258万元,合计21,223万元,5年时间就增长了2.54倍,平均发展速度为37.1%。比同期销售收入平均发展速度9.7%快27.4个百分点,比同期税金平均发展速度8.3%快28.8个百分点。各种经济成份负担的基金和费用,1993年到1997年年平均发展速度分别是:国有企业43.2%,集体企业13.1%,股份制企业32.7%,私营企业39.1%,个体工商业户38%,均高于各自销售收入、GDP、税金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三、侵蚀企业资本,危害深。地方政府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向纳税人征收的基金、收取的费用,直接侵蚀企业资本,造成资本循环困难,严重削弱了经济发展的能力。601户纳税人1993年实现利润21.810万元,5种经济成份均有盈余;到1997年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全部出现亏损,5种经济成份盈亏相抵,仍亏损2906万元,由于基金、费用增长快于GDP的增长,导致的亏损额为668万元。
四、收费票据使用混乱,漏洞多。从向纳税人收取基金、费用的收据情况看,有政府制定的专用缴款书,有财政部门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掼,有税务部门管理的发票,也有自制的收据,还有收费打白条或者不开票据的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严重削弱了国家财税对其监督制约的力度,甚至成为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从西安市地税局对601户纳税人1993年与1997年负担基金、费用的调查结果看,众多的基金和收费究竟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那些害处呢?首先是它使政府筹措收入的主观性、随意性扩大。现在是政府可以立项收费,部门和行业也可立项收费,这等于把政府筹措收入的权力扩大和分散了。其二是征管行为脱离了收费立项的初衷。由于这些费收取后的使用权在部门手里,在征收中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多收、随意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许多钱被用于不合理的支出,如用在了招待费上,用在购置超标准的公物上,甚至用在腐败上。其三是百般收费,挤占税源。一个国家的税源规模也是有限的,纳税人的承受力和负担力也是有限的,由于乱收费和收费盘子不断扩张,税收制度变化的空间也就会越来越窄小。
鉴于乱收费问题加重了企业单位负担,扰乱了正常的财税秩序,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民怨纷纷的一大公害。为了清除此害,办法是四个字:“正税清费。”具体地说,一是必须规范收费行为,除了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外,还应有效地开展收费全面清查,重点对各部门自立项目乱收费及超范围、超标准乱收费进行清查整顿;二是加强对合理性收费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收费的监督体系,加大收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三是加快费改税的步伐,求得规范性的行政性收费管理。正税清费,使之让费于企业,让费于税收,方能真正增加财力、增强国力,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胡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