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陕西渔业焕发勃勃生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渔业生产全面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正确路线,大力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掘,焕发出勃勃生机。据统计,1997年全省水产品产量45464吨,人均1.3公斤,分别比1978年增加19.5倍和16倍,年均递增16.3%和14.8%;渔业总产值30712万元,比1978年增加212倍,年均递增32.6%。
群众性水产养殖蓬勃发展。1978年以来,由于生产力的解放,群众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1997年,乡村及个体渔业的养殖面积12588公顷,水产品产量33752吨,分别占全部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的45%和77%,比1978年分别提高了13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养鱼专业户在促进全省渔业发展中作用突出,1997年全省养鱼专业户达6924户,养殖面积7101公顷,水产品产量为20460吨,占全部养殖面积和水产品产量的25%和47%,成为渔业生产稳产增产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商品鱼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截止1997年,全省建成商品鱼基地135个,比1981年增加124个,商品鱼基地累计建成面积2726公顷,实际投产2486公顷,分别比1981年增加14.5倍和14.9倍。基地水产品产量达16194吨,比1981年增加63倍,在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1981年的10%上升到1997年的37%。商品鱼基地对改善人民生活,丰富人民“菜篮子”,保障大中城市吃鱼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基地的同时,还配套建设了其它渔业基础设施,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科学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明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大力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以国家组织实施的“渔业丰收计划”和部、省级重点渔业科研技术推广项目为依托,取得了显著成效,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我省“八五”时期组织实施的五万亩“渔业丰收计划”项目、“万亩吨鱼塘”、30亩网箱养鱼和推广六万亩水库化肥养鱼技术四大重点科技项目,产生效益当年产鱼3.3万吨,占全省年度鱼总产量的79.7%。1997年,全省池塘养鱼平均每公顷产量3908公斤,比1978年增加13.6倍,渔业专用塘平均每公顷产量5079公斤,比1983年增加14.5倍,1997年网箱养鱼平均每平方米成鱼产量已达1802公斤,渔业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 (姬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