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预,则立
——有感于省部级领导学金融
黄卫平
元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条消息: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这无疑是本世纪即将结束、新世纪将来临之际的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
缘起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星际振荡后,中国的老百姓也懂得了金融的重要,人们开始关注这个陌生的词汇及其含义。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的晴雨表,人们希望中国的金融界能够抗住八级强震,人们也担心中国的金融能否经住十二级飓风。中央对此的态度是明确的,决心也是坚定的。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地把搞好金融工作列为今年要抓好的三件大事中的一件;省部级领导的开班学金融研究金融,也正是中央所抓的措施之一。这无疑为全党全国带了一个好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金融活动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日益深入到了社会细胞内核——家庭。为什么现在的经济增长立脚点是投资拉动型的而非消费拉动型?而在投资拉动型中又主要是国家投资银行贷款,为什么本质意义上的个人投资又微乎其微?为什么银行利率下调,一调二调三调而存款总额仍然上涨?一方面人们关注人民币会不会贬值,一方面却不知让资金流动起来,而让数万亿元的存款成为“笼中猛虎”,随时威胁我们自己的“安全”。看来金融观念在中国百姓的脑海中其实仍然是无知的淡漠的,不仅仅是党的高级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金融知识,研究金融问题,掌握金融规律,善于应用和发挥金融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防范涉外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就是基层干部、广大群众也有一个扫除盲点、学习宣传金融知识的问题,这也应该是迫在眉睫、引起各级党委重视的。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年伊始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学金融的消息,昭示着一个崭新世纪来临之前中国经济的新起点与新保证,每一个中国人也应从国与家的利益出发,从中觉悟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