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2月09日
公众视角
03

姐姐

薛海春

我不幸,从小失去了母亲;姐姐不幸,从小失去了父亲,我的父亲和姐姐的母亲重新组合成家庭。她又有了父亲,我又有了母亲,她有了我这个弟弟,我有了她这个姐姐。尔后,父母相继谢世,我与姐姐千辛万苦,相依为命。五十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姐弟情谊血脉相连;五十年的酸甜苦辣,患难与共,使我读懂了人生。

姐姐长我三岁,在我们家的孩子中是唯一的“千金”,自然也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可人生的磨难使她从小就很懂事,完小毕业就过早地出去当了徒工,当时月薪18元,伙食之外,所剩无几,可第一个月开资后便给父母一人买了一节衣料,信中说无论如何让我要继续读书。后来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县一中,姐姐经常来信,鼓励我学业上进。然而,岁月常常捉弄人,在我将要毕业的那年,迎来的不是耀眼的光环,而是困难时期,在校学生的口粮由国家供应改成全靠自己家中背送,父母整日心事重重,泪水盈盈,有心不让我读吧,我的学绩总是名列前茅,怕耽误了我的前程;让我继续读吧,我一个人要吃掉全家人半年的口粮。姐姐知道了这些,只保吃饭,经常接济家中,我从姐姐蘸满泪水的信中,读懂了父母的爱,读懂了父母的心,痛哭了一场,停止了学业。跟着姐姐的步伐,离开家门,开始了曲曲折折的一生。

姐姐学徒期招在富平,转正后安排在铜川,后来随姐夫调到延安,由延安又落在西安。每走一处,不管多远,无论春秋,不管冬夏,我都要去看她,每次看她,她总要做我爱吃的羊肉面。我工作之后,一头钻进秦岭的深山老林,一度灰心,姐姐经常鼓励我勤读书,要上进。特别是“动乱”年代,姐姐更加为我担心,怕我出事,经常写信嘱咐,让姐夫来看望。那时我正年轻气盛,毛毛躁躁,不知天高地厚,一次去了省城,听说武斗,还想看个热闹,姐姐拿了一本书,把我关在家里,不准出去。后来当我自修取得大专证书,评上高级职称,由一名普通工人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方才领悟出姐姐的苦心。这时姐姐明知我已步入不惑之年,可还是敲起了警钟,要我“实实在在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我领会姐姐的意图,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人的生命很是有限,工作舞台极其短暂,只有对理想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奉献,对同志对亲人真诚的宽厚和热爱,才能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和心中广阔的天地。

时光冉冉,岁岁匆匆。我的姐姐走过了她六十岁的诞辰,可仍然像关心小弟一样关心着我。前些日子,我因病手术,住进医院,为免她担心,打算出院之后告知,谁知她闻风一次又一次地来探望,还把我美美训教了一顿。在落笔的时候,祝愿我的姐姐健康,祝愿我的姐姐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