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2月26日

陕西工人报头版 保卫世界文化瑰宝 我省绘画振兴体育蓝图 汉中:春节时兴“送”电话 图片新闻 倾斜的阶梯 文人的悲剧

当前版:第A1版: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头版
01

文人的悲剧

口文/王晓成

泱泱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了无数的文化雅士,这是龙族的一笔巨额财富,在世界文化史中,也是罕见的。然而不幸的是,中国历代文人曲折坎坷的人生历程却是一部充满腥味的血泪史。

厚实的中国文化积淀是中国文人成长的现实土壤。一批批空前绝后的文人在各个时代留下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他们横溢的才华,卓越的才能使统治者大为赞赏,于是他们的贵族生活开始了,但遗憾的是这种生活的开始,便预示着他们悲剧性的结局。他们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却因丝毫的疏忽,违背了君王的圣意而酿成大祸,于是他们演绎了一幕幕中国文人的悲剧。

这种悲剧的上演往往具有连续性并且开场也极其自然。想当年,屈原是何等雄心壮志,然怀王昏庸,屈原终遭放逐,悲愤中的屈原举身赴汩,驾鹤西去;著“千古之绝唱”的司马迁也因直言进谏,主持公道使武帝龙颜大怒,其虽文才出众,但武帝却无惜香怜玉之情,最终赐以宫刑;魏晋时期的名士们——‘竹林七贤’因违背圣意也难逃被屠戮的厄运……

这也许是中国各朝的一个传统。这些遭受屠戮的灵魂虽已成为尘封已久的历史,但谁都无法否认他们的历史功绩。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正是这一批先进的文人,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能够透视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玄机,能够预示形势的风云变幻。他们对时弊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尖刻的针砭力都是时代所需,而这却导致了他们个人的悲剧。他们对社会善意的批评、忧愤和不满加速了他们的悲剧结局。他们忘了,他们面对的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他们所处的时代需要的是歌功颂德。但他们的性格与他们的时代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因此,他们的命运以悲剧收场也就顺理成章了。

特定的文人身份决定了他们只能是统治者手中的工具。统治者让他们怎样,他们就得无条件服从,稍有越轨,便会遭受灭顶之灾。细观中国历代文人,哪一个不是因此而遭劫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必然会产生悲剧。文人们由于不甘灵魂的扭曲坚守贞操而遭受蹂躏,原因还是他们太‘文’了,不会变通,用时髦的话说不会“马列主义灵活运用”,因而即使他们的思想是时代终极思想的归宿点,他们的悲剧也再所难免。

人们有时也许会想,像这样一大批足以让国人共享千年的“大家”们,应该是所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们周围的人一定会珍惜他们,虔诚地仰望他们,总不愿意去找他们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越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国世俗的社会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代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们,榨取他们,引诱他们;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们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挤他们,糟践他们,毁坏他们。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往往是一群挤眉弄眼的人。正是这一群小人充当了中国文人悲剧的制造者,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为之颤栗。

传统文化造就的中国文人,多舛的命运是与他们生活的时代紧密相连的。他们对世事时事的不慎的客观言论终于将自己送上帝王的绞刑架,使他们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陪葬品而烟消云散。对于活在今天的人来说应“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不要让中国文人的悲剧再沿续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