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生的洪灾、沙尘暴以及空气、水流污染等灾害给人们的警示是: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环保。
把官帽“挂在树上”
□文/顾茂春
报载,去年以来,黑龙江宾县有20多名乡镇干部因没种好树而被免职,这种“种不好树就丢官”的刚性措施使“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在宾县得到了解决。关于植树造林,我国有专门的“植树节”,并且一些地方每年都下达了植树造林任务,相关的活动也开展了不少。可有的地方植树成了“植数”、“年年造林不见林”,何故?主要是真抓实干少,形式主义搞得多。把官帽“挂在树上”,不失为纠治这一顽症的好举措。
植树是改善环境、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关于环保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已搞了很多,有关的法规政策也制定了不少,中央也一再强调各地要切实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可在现实中,一些政府和领导就是不愿在改善、保护环境资源上花气力、下功夫,各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屡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政府和领导大局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造成的。
借鉴把官帽“挂在树上”的做法,并推而广之,它的功效一定是十分显著的。对那些“环保”工作做得好的干部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予以重用;对那些重发展,轻环保,不珍惜资源而导致经济片面发展,环境与资源状况严重恶化的干部不仅不予提拔重用,而且要批评教育,直至罢免撤职。必要的制度纪律和激励机制不仅能端正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也能强化他们的对环保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使环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我国发生的洪灾、沙尘暴以及空气、水流污染等灾害给人们的警示是: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希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把环保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加以认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国策观”、“政绩观”,重视并努力搞好环境资源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