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书缘
丹 影
对爱书人来说,与书相伴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缘。
我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有希望考上大学,可我却在那一年的高考中名落孙山,父母的希望变成了美丽的肥皂泡。
高考失败的打击,却没有割断我与书的情缘,虽然失去了继续上学读书的机会,却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读书空间。那时我在一家工厂干临时工,工作的艰辛和落寞自不待言,便于空闲时间发奋读书,从书中寻找乐趣,四大名著便是那个时期读完的。由于博览群书,新华书店,街道图书馆便成了我经常涉足的地方,尤其在书店,那浩如烟海的书籍成了吸引我的宝贵精神财富,我曾幻想有朝一日能坐拥书城,与书朝夕相处该是多么幸福的啊。
记得有一次,我在书店买书,邂逅了一清纯少女,由于共同的爱好便成了知己,继而便成了恋人,只是在一次约会时,说得好好的,要我在丹江边的一棵垂柳树下相见,而我却坐在宿舍的架子床上,被《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纠葛所吸引,等夜幕悄悄降临的时候,我才记起了约会的事,等骑车赶往约会地点,丹江边早已没有了她的倩影,只有那一弯新月清冷地照在丹江上。后来才知道,她在河边等了我近一个小时,实在等不到我时,便一气之下约了那个正追着她的小伙,两人进了电影院,就在那晚,他们订了终身。
一连几天,我都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发誓不再读书。但三天时间没过,我却闷得慌,常常感到心中空荡荡的,下班后的时间无法打发,更觉得生活枯燥乏味,便又读起了书。从这件事之后,我便觉得书已成为我生命的全部而不可或缺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精神便有了寄托,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生的价值便更加有意义。当我再一次回味自己的心路历程时,再也不为自己高考的落榜而自悲,更不为自己的失恋而伤感,读书的乐趣已占据了我的心,上班之余,我一边抓紧时间读书,一边拿起了笔,开始抒发自己的追求与情感,把爱与恨、苦与乐、恶与善、丑与美,诉诸笔端,幻化成了一篇篇千字短文。随着稿件见报率的增加,那家工厂的负责人给了我施展才华的机会,便由车间的一个临时工而提拔到厂办任专职文秘之职,就在这时,我高中时曾借给她《第二次握手》的那个乡村女孩,与我结成了秦晋之好。
1993年底,我面临的是两种人生的抉择,一种是旱涝保收的行政干部,一种是清贫的书店营业员,我却选择了后者,为此不知有多少亲戚朋友不理解我,而这正是我为之奋斗并渴望得到的理想选择,更是我命中所注定的书缘得以实现的大好时机。我便紧紧抓住了这一时机,欣喜地走上了三尺柜台。面对着商品大潮的汹涌澎湃,有的人在大把大把地捞钱,有的人在寻门子找关系升官,还有的人沉醉于黄赌毒的刺激,而我却蜗居于柜台里,充当着讨饭吃的角色,在书市疲软的当今社会,遇上挑剔的读者,要赔上笑脸作解释,遇上痴书的书虫,我要赔上窃书的损失,从不愿做破坏爱书人好心境的事。
尽管如此,我却遨游于书的海洋里,读书卖书写书,吮吸着书的芳香,如鱼得水,乐此而不疲。不管风云如何变幻,都改变不了我的选择,都将割舍不了我对书的情愫。
书籍,不可一日无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