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帝国史”简评
宋尚文
秦朝自来无专史。中国历史上两个统一的短命王朝,一个是秦,15年(前221—前206);一个是隋,38年(公元581—618年)。在传统史书二十史中,还有《隋书》85卷。二十史中无专书的夏、商、周、春秋、战国几代,也有近现代人的专史出版。但秦王朝尚无专史。后来有秦史出现,但均与先秦合出,秦王朝占的篇幅不大。学界视为憾事。
最近,王云度和张文立等先生编著的《秦帝国史》面世,补了这一空白。这是形势的需要,也是时代的惠赐,因为秦史文献资料匮乏,但近年秦代考古出现了大的众多的发现,为这本书作了资料的铺垫。因之,构成了这本书的主要特点,便是大量地引用了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墓竹简材料,秦都咸阳、秦始皇帝陵、秦兵马俑、天水放马滩秦墓竹简等考舌资料,这些资料的运用,使全书内容充实,资料翔实。比如,关于秦王朝的文化包括艺术、科技等,因为文献记载贫乏,加之始皇帝焚书坑儒事件的影响,历来给史家造成秦文化无可着墨之感。所以记述秦王朝的功绩,多着眼于废封建,主郡县,大一统,于文化则缺如之。现在,这本书中,运用秦兵马俑、秦陵铜车马的实物所映的高超的雕塑艺术和杰出的科技成就,对秦的文化建树专章叙述,充分展示了秦王朝一代文化的风采,这样,秦文化的承上启下作用,便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补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环。原来由西周到春秋战国的文化发展进入汉代文化的成熟,总使人感到有断线之嫌。如汉代的大型雕塑茂陵石刻,显得有点突兀。而秦兵马俑的出现,补上这个缺环,茂陵石刻及以后的大型石刻也便有因可循了。这本书的另一特点是完整、全面地展示了秦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图景,给人们系统了解秦王朝的历史,提供了全方位、多视角整体线索。而且文字流畅,很少学术专著的艰涩。
知古所以鉴今。历史著作如果仅限于说明历史,那它的价值便打了折扣。但是,鉴今的基础和前提,在于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准确的符合历史条件的评价。这本专著对秦王朝的历史评价,是比较公允的。书中评价秦的统一,不仅在中国是首创,在世界古代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秦在世界古代的地位,许多学者都用china一词代表中国,来说明它在古代日本、印度、欧洲的深远影响,对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书中总结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统治模式的奠基”、 “统一文字裨益后世”、 “刑严政苛的范本”、“文化专制的滥觞”等几个方面,从而总结出秦王朝的短命,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它的成功与失败,都使后人“得到历史的启迪”。可以看出,该书的作者们是在热情地而又冷静严峻地审视了秦代的历史后,客观而公允地评价它的统治的得失。
书后附录了秦王朝大事及文献目录,不但符合治学规范,也给进一步研究的人,提供了线索。
当然,秦王朝的历史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秦对传统文化的整合,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等。这本《秦帝国史》象一只报春的燕子,它预示着秦史研究新纪元的开始,也预示着更多更好的秦帝国史研究的论著即将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