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18日
劳动者
03

郭安民的“三字”决

文/沈利斌

在航天总公司165所三车间电工班,有着这样一位班长,不仅把班组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有口皆碑,而且自己也被人们称为好班长,1998年,还光荣地成为基地级优秀党员。对此,好奇的人们总是免不了窃窃私语:他是怎么当的?事实上,这位名叫郭安民的好班长,也并非有什么过人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只不过在日常班组管理中踏踏实实地用好“三字诀”:即“勤”、 “度”、 “新”。

在刚刚当上这个“兵头将尾”时,郭安民就暗暗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即事事都要带头、处处都不能落后。后来,这就演变成了他当班长的第一“诀”——勤。在电工班,提起班长的这一密诀,职工们就有说不完的话:班长他不是用嘴管理,而是用行动为我们讲道理。众所周知,电工班的活点多、面广、突发性强,有时任务下来,容不得有丝毫的犹豫,说走拔腿就得走,时间一长,常常让人感到难以接受。目睹此状,郭安民并没有通过简单的说教或高压手段来管理,而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职工,感化职工,使班里的职工深深地感到,做好工作,是自己份内的事;工作中,碰到有难度大、危险性强的话,郭安民也样样走在前面。正是由于他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电工班的职工个个好样,所里和车间下达的任务总是干得漂漂亮亮,常得到领导的赞扬。

利益面前能否摆正位置,是一个班长的起码素质。在这一方面,郭安民奉行着他的第二诀“度”。分配制度改革后,职工利益的高低直接同他们的工作业绩挂钩,然而,电工班的工作却又有着极为特殊的一面, “面广项杂”、技术含量不同都使得各项工作在最终的利益分配上存在着一定差别,这就使郭安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徒增很大的难度。为此,他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度”,一方面将那些效益高的工作留给其他同志,而自己却承担起利益小、“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另一方面,在工作安排上,也恪守着既要让那些业务强、技术高的职工充分发挥,也要时时帮助一些业务能力稍差的职工,不歧视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也能有所收益,使全班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班组凝聚力不断增强,工作起来争先恐后。

“新”,是郭安民的第三个密诀。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组管理也不例外。在日常管理中,郭安民尚新、求新、创新,努力把班组管理纳入正轨,力求规范化、制度化,他借鉴许多成功班组的管理经验,深思熟虑、博采众议,为电工班制定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班组成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大大完善了全班的管理工作;另外,在职工业务素质培养上,郭安民也崇尚一个“新”字,他不但自己时时注意学习,掌握最新的业务知识,而且也常常鼓励班里的职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并经常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条件,良好的环境,让职工在一种比学赶帮的氛围里工作、生活,不仅提高了职工个人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而且增强了班组整体的攻关、作业实力,从而使他们在完成一些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重点任务时,总是立于不败之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