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4月02日
新闻广角
03

会必自滥而虫生之

——闻京城抓住“会虫儿”有感

文/毛锜

真是滚滚红尘,无奇不有。正当人们随着反腐倡廉的日益深入,将更多的警惕目光投向一个个官仓鼠的当儿,不意传媒上却爆出一则令人大跌眼镜的新闻:京城抓住“会虫儿”。说的是一个名叫王小京的中年男子,几年来仅凭一纸伪造名片就能幽灵般地混入京城一些高档宾馆和酒店的各类发布会,于白吃白喝之余还捞到十几万元的财物。乃至“1997年,某国一电脑公司兴办产品发布会,他乘人不备,竟顺手牵走一台价值46000元的手提电脑”。且据王交代象这样的“会虫子”还不止他一个,且彼此抱团,互通声息,颇类市井中的“丐帮”味道。乖乖!一群“会虫子”纵横捭阖,神出鬼没,吃白食入无人之境,窃财礼似探囊取物。天下竞有玩空手道玩到这么一种炉火纯青、天衣无缝的程度,委实不能不叫人五体投地,叹为观止的了。

我们历史的会就多。偌大一个国家,事情千头万绪,会多自是不足为奇。问题是除了正儿八经必开的会以外,还派生了许许多多的徒具形式、例行公事、耗费时间、劳民伤财、言不及义之类的所谓会议,乃至最后形成“文山会海”,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记得老百姓冯至在回顾以住因会议过多而贻误正事的往事时,也曾不无痛惜地套李后主词感叹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所幸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人们终于从沉重的“文山会海”中得以解放,顿时如释重负,感到无比轻松。可未料按下葫芦起来瓢。无谓的、没名堂的、纯粹摆花架子的一类会议确实是减少了,然而伴随商品大潮的波涛汹涌,攻关之风的日益强劲,另一类形形色色的会又应运而生,纷然而起。且花样愈加翻新,名目尤为繁多,场面愈显风光。说真的,市场经济,八面来风,信息求快,交流日频,与此相适应的会肯定要多起来,这也是潮流使然,势所必至,原本无可厚非。让人忧虑的是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金钱渐欲迷人眼”的物欲横流,正不知不觉地在渗入和侵蚀着不少会议的肌体,从而使一些好端端的会慢慢地走了形,跑了调,变了味。尤其是诸如上述一类所谓的发布会(却也绝不限于这类会),规格不断地提高,火候一再地升温。甚至有的还象王恺和石崇斗富一样,灯红酒绿,争相摆谱,于是红包包的越来越大,礼品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外加娱乐和旅游,至于打牙祭也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了。尽管老百姓和一些有识之士对此啧有烦言,但热衷于此道的相关人士却充耳不闻,习以为常,他们不仅不嫌其多,而且是闻声即止,趋之若鹜。会多了,那些习惯于赶会的、泡会的、陪会的、吃会的,不消说如愿以偿,皆大欢喜。翩翩一群云中鹤,飞来飞去大酒家。个中奥妙,不言而喻。

有道是:“鹁鸽子,旺边飞;坑缸虫,闹里钻。”既然这种会愈开愈多,会风又每况愈下,滥发红包和馈赠礼品亦不断加码升值,变成了一块香喷喷的唐僧肉。试想,有如此现成的美味佳肴,怎能不叫一些肉食之徒争先恐后?又怎能不让一些逐臭之夫馋涎欲滴?当此浑水好摸鱼之际,像王小京之流的梁上君子要不大摇大摆地走进来趁势打秋风才怪呢。要说打秋风(亦作打抽丰)这一邪门,也并非始于今日。似乎自明代此风就甚嚣尘上。这从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即可略见端倪。该书中记述当时都城俗事对偶时,即以“打秋风”对“撞太岁”。前者是利用各种关系来叨扰、揩油;后者是“依托官府,赚人财物”。一二二,二二一,浑然一对孪生子。说穿了,都是玩空手道、吃白食的江湖骗子。今日之“会虫儿”王小京比起他当年的同类货色来,只不过是胆子更大、手法更高一筹罢了。

克伦威尔有言:“我现在担心的不是骗子,而是傻瓜”。我想,只要我们不做出手大方、有求必应的傻大头,并尽量精简和压缩一些可开可不开的会,进一步切实地端正会风,王小京之类的“会虫儿”自然渐渐会消匿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