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铁先得锤头硬
小健
通过一次次裁减冗员,企业内职工的责任越来越大。“一个萝卜一个坑”,企业需要职工“钉是钉铆是铆”地真正发挥作用。但是,随着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和新工艺的相继应用,职工固有的“一技之长”已是举步维艰,如果不及时“充电”,增加“内能”,必将“寸步难行”。
目前,部分企业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引进新技术上,通过先进工艺实现减员增效,却不注重加强职工队伍的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使新形势新技术下的企业运作极不规范。企业由于没抓紧职工培训工作,使许多职工一时未能掌握新工艺下的操作技术,事故连连发生,为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出现了令决策者“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症结在哪里?是落后的职工技术水平跟不上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常言说得好:打铁先得锤头硬。随着科技产品快速推陈出新,旧产业下的旧产品逐渐被新生代淘汰和替换。在工艺技术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前提下,职工如果不注重自身技术的提高,这种新产业和旧技术间的落差越拉越大。现代社会在知识经济下,已经到了全民“终身受教育”的时代,职工原先的“一技之长”已不可能成为安身立命之本钱。仅靠“一招鲜吃遍天”已行不通了。现代企业需要职工拥有“一技多能,终身储备”。因此,未来企业的定律是“技术革命,破旧立新”;未来职工的定律是:“谁不学习,谁将被宣告下岗”。
居安思危,责任重于泰山。只有牢固树立不断进取的危机感,才能有岗可上。因为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和规范化,时下,罩在职工头上的终身制“光环”已取掉,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已界定为两厢情愿的“合同”制式,下岗——培训——再就业,将成为每个职工的必经之路。“没有金钢钻,揽不得瓷器活”,在岗职工要想拥有岗位,必须守岗有责,爱岗敬业,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苦练新技术,才能增强上岗竞争力,才能主宰自我,立于不败之地。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