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从一块警示牌说起
张永忠
据报载,某地一个车来人往较多的十字路口,有一块空地,附近的小商贩们图省事,常将垃圾倒在空地上。夏天,堆积如山的垃圾,臭气熏天,蚊蝇成群,过路人无不掩鼻。某日,垃圾被清理后,空地上竖起了一块牌子,上书“请不要在此处倒垃圾”。语言文雅礼貌,却无效力,倒垃圾者依然我行我素。又一日,垃圾被清理后,又竖起了一块牌子,文字换成了“严禁在此处倒垃圾”,语气颇为严厉,可垃圾堆积量有增无减。不久,连牌子也被垃圾埋没了。再一日,牌子内容又更新:“倒垃圾者死全家”。没想到这恶毒诅咒,竟收到了神奇的效果。从此以后,再没有人在此倒垃圾了。
乱倒垃圾之类不讲社会公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司空见惯。有的人自己生病熬完中药,把药渣撒到马路上。他盼望自己的病快点好,而撒药渣于马路上,是希望路上行人、车辆把他的“病气”带走。试想,人活在世上,谁敢保证一生不得病。得了病,可以通过看医生、吃药和其他治疗手段使身体早日康复,为什么非要让别人将你的“病气”带走。说白了,也就是让人们都替你生病。如果人们生了病都将药渣撒到马路上,让行人踩来踩去,那时的马路将是怎样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
庆幸的是,我们的“美容师”每日清扫,为马路“美容”,才使马路干干净净。
又如,居民小区单元楼某些住户,在楼上演出“天女撒花”节目。说不准什么时候,只听“吱咛”一声,楼上窗户开了,各种色彩的塑料袋子和其它杂物从楼上缓缓飘下,犹如“天女撒花”。
当前,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某些人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下降,以至于出现上述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没有一种行为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或者说有规范而不对违反规范的人进行制裁和教育,则必然导致人们的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甚至由点及面。
中医治病,讲究“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疗这种“急症”,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这种“特效”的治标方剂,辅之以道德、法制的治本方剂,才会得以标本兼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