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5月27日
社会新闻
02

一道耀眼的商业现象

——话说两元店

如今,不少人在街巷已领略了两元商店——它一出现,半条街都会听到小扩音器的喊声,货摊前也总是挤满了人,其生意红火程度让一些大商家也眼红。这两元店到底是也非也,福利民众否?还真难一两句话说清楚。

两元店大都经营的是锅碗瓢盆、针头线脑,文具工具玩具等,林林总总计有数百种商品。其经营方式一种类似地摊:在居民稠密区架一张钢丝床或地上铺一块塑料布,堆上货,摊主手持扩音器大声吆卖。一种是随便租一间门面,黄纸红纸等随便写上“两元店”几个字贴在门上当招牌,录音机一遍遍地放着促销的顺口溜,走进去看看,人们像捡垃圾似的翻上翻下挑拣着商品,给人一种简陋、嘈杂、浮燥的感觉。

“两元店”的生意普遍地说还是不错的。这些店一般都开在居民住宅区里,经营的都是居民过日子不可缺少的东西,价格又很直观,就那两块钱,买起来又很方便,上下班路过或吃过饭散步就能把事办妥。因而虽然一般居民对其像卖狗皮膏药似的大喊大叫方式很反感,嫌刺耳,对其简陋的经营形式也嗤之以鼻,但如臭豆腐不好闻却好吃一样,顾客听见叫卖声后还是不由自主地凑上前去,挑上两件家里需要的东西。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两元店。您买这东西放心吗?笔者在文艺路一家两元店问了一位顾客。“这没有多想,反正就两块钱,坏了就坏了,全当丢了两块钱。”这是来两元店买东西的大多数顾客的心态。所以他们明明看那商品都是无生产厂家无商标类的“三无”产品,但也照买不误。

“你们卖的货从哪里进的”?这位店主刚还在滔滔不绝向笔者介绍自己的货与大商店比如何实惠便宜,但听到笔者的问话后立即关上了话匣子,不愿多说了。据知情人讲,这些两元店的货都是有专人送的,进价很便宜,店主虽卖二元钱,但平均利润也在30—40%之间,你如果相信他们嗽叭里喊的“薄利多销”,“亏本大甩卖”,那可真上当了。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绝大多数两元店的经营策略。他们像游牧民族似的,这两天在这儿安营扎寨,明天去那儿重起炉灶。总之以能赚钱为目的,“捞一把便走”。笔者居住的附近出现过两家两元店,不到半个月当我再去光顾时,早已人走店空。据知晓个中情由的人说,两元店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消费者失去了新鲜感,来光顾的就少了。另外,一些人该买的小东西也买过了,消费市场基本饱合,没有多少钱可赚了,两元店业主就得重新找一个地方,去吸引新的消费者。

政府部门对两元店这种经营形式怎么看呢?笔者曾走访了西安市工商局。该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讲,那些流动性很大的两元店大多是无照经营的不法经营者,逃避工商行政部门的监督而偷逃税款,因其流动性大,使工商部门管理的难度也很大。笔者问:“两元店所经营的商品大都为三无商品,为什么没有人去查一查?”这位同志说,工商部门更多考虑的是经营者是否有执照,是否合法经营,还没有怎么去管这个,可以说没有引起重视。这位同志向笔者指点说可以去市公平交易局了解。在市公平交易局,一位同志对笔者说,两元店便利了群众生活,但所售商品质量很难保证。虽然消费者对两元店的商品目前还没有投诉过,但即使来投诉,因为所有两元店都是不给消费者开具发票或其它什么信用证明的,就是消协或公平交易局想帮他一把,也是无法办到的。

两元店,有点像刺猬,要叫人无所顾及地拥抱你,还真地不容易。

(陈幼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