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7月21日
社会新闻
02

一位日本老人的朱鹮情结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其他地区和我国诸地。六十年代初在我国失踪,嗣后,亚洲亦随之绝迹。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7只野生种群。目前,其种群数量已发展到137只,其中日本3只,1只是从我国借展的,2只是我国政府以国礼所赠送。这对朱鹮已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新象征。

日本国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嗜爱珍禽朱鹮,这从一位老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位74岁的老人,将在日本国内东奔西跑募集的资金、摩托车、自行车、望远镜等野外作业工具,总价值约100万元人民币,全部提供给中国政府,用于朱鹮保护事业。他的名子叫村本义雄,日本于今年4月任命其为日本中国朱鹮保护会会长。他一生与朱鹮有着不解之缘。

村本义雄先生于1925年4月26日出生于日本石川县羽咋市,生他养他的家乡鸟类品种繁多,几乎是鸟的世界,他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度过了金色的童年。他一生嗜鸟如命,尤其嗜爱朱鹮。步入青年时代,他多次研究过当地的朱鹮,写过诸多朱鹮和其它鸟类的论文,与朱鹮有深厚的感情。当日本朱鹮几近绝迹,只剩下笼养的2只时,他痛心疾首。1981年5月,红色电波传到大洋彼岸的日本——中国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种群,他兴奋得彻夜难眠,心灵熄灭的希望又重新燃烧了起来。他只说了一句话:“世界拯救朱鹮的希望在中国”。此后,他几次自费前往中国考察朱鹮,把拍摄的朱鹮照片冲洗加印,与支部成员一起,巡回举办朱鹮照片展览,上街进行义务宣传。退休后,他把全部精力用于保护朱鹮的宣传和募集活动上。在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活动中,他与支部成员一起,深入到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开展“朱鹮保护基金”募捐活动,仅民间捐款300多万元人民币,为支持中国拯救朱鹮尽了一位国际友人的责任。

通过几次洋县朱鹮巢区之行,村本义雄先生与洋县的小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94年5月中旬,他在三岔河考察期间,除向三岔河小学小朋友讲述爱护朱鹮、保护朱鹮的知识之外,还给小朋友们赠送了朱鹮像章和学习用具,希望他们身居朱鹮之乡,要像日本国民一样,为保护朱鹮做出一点贡献,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推动朱鹮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1989年12月上旬,村本义雄随同日本爱鸟教育考察团前往我国江苏省考察,结束要随团回国时,他委托江苏省野生动物协会,将自己捐赠的10万日元、6卷彩色摄影胶卷和他撰写的朱鹮研究专著《能登?》,全部如期转交给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了却了他这次中国之行的心愿。然而,村本义雄先生与中国朱鹮的情结并没有到此结束。

1994年5月中旬,村本义雄先生一行5人,在洋县朱鹮巢区考察期间,有幸参加了在洋县举行的庆祝朱鹮邮票发行10周年大会。他在大会发言中高兴地说:“朱鹮吸引我两次来洋县,看到了野生朱鹮我很高兴。因为世界上除了中日两国,再没有第三个国家有朱鹮。我在日本已经23年没有看见过野生朱鹮,只在笼子里看见过唯一的两只朱鹮,且年事已高,不能繁殖后代。洋县由发现时的7只野生种群,繁殖到目前的30只左右,真了不起!了不起!”

(李天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