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7月21日
社会新闻
02

几次脱贫的尝试与失败,章复汉老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他一遍遍地咀嚼着——路在何方?

种大棚菜的章老汉

提起章复汉,山阳县的人都说他算得上个能人,但又不太走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八十年代初期放弃了工人身份下岗回家当农民,此时正值实行联产承包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而此时的章复汉干起了村民从未见过的养貂,辛辛苦苦养了两三年,由于当地没有市场,销路不好,尽管没有赔本,也没见到利。

在外见过世面的章复汉,虽说当上了农民,却总想抛开土地为自己、乡亲们寻找一条致富捷径。1989年,章复汉选择了养鸡门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料到一场鸡瘟,800多只鸡死去大半,养鸡不成把米蚀,这次赔了两万多。好心的村民都劝他别再瞎折腾了,还是安心种种地吧!

几次的尝试与失败,章复汉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路在何方?章复汉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咀嚼着被人们唱得滚熟的歌词——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城市郊区租地种菜很赚钱,于是他大胆地走出山沟,来到繁华的武汉市,租赁土地,开始种植蔬菜的尝试。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连续干了三年,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剩余。

1995年,五十出头的章复汉果断决定回到家乡,在南垤村第一个干起了种菜行业。四个大棚共8分地,第一年收入八千多,这在当地曾引起了不小轰动,世代农耕的村民们真没想到章复汉在地里刨出了金圪瘩。按照市场需要,他灵活调整蔬菜品种,一年四料,蔬菜品种按季节一齐上。老两口风里来,雨里去,凭着两双泥手,艰苦奋斗,连续干了三年,八分地里换来了钱串串,仅此一项,平均收入7500多。

章复汉富了,也带动了乡亲们,乡亲们从章复汉种菜致富得到了启示。目前,南垤村像章复汉那样的种菜户已达13户,仅此一项,户均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不但如此,他还打破了千年单一种植的习惯,已形成了啥值钱种啥的新观念。目前的烟叶、薯芋、中药材、蔬菜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难怪省委书记李建国到南垤村扶贫,首先知道农民中有个章复汉,农业厅副厅长许胜利、商洛地区行署副专员周万龙在南垤村考察,看了章复汉育菜现场后,赞口不绝,许厅长动情地握住章复汉的手说到:“你为山区农民改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脱贫致富带了个好头,闯出路子,乡亲们是不会忘记你的。”(牛吉富汪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