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8月13日
头版
01

变“养老院”为“服务院” 变“说市场”为“闯市场”

省社科院靠改革激活“死水”

本报讯(记者杨令青) 多年来被人称为“养老院”的省社会科学院,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使其变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而服务的“智囊团”、“服务院”。据悉,该院于今年7月基本完成的此项改革,在全国地方社会科学院中尚无先例,在我省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中也是第一家。

省社科院共有90名专职研究人员,其中高级职称就有52名,是全省最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由于内部长期固守计划体制,严重束缚了人才活力,造成了科研人员一年象征性地写上一篇千把字的“论文”,几年不出一个科研成果的局面,使之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更不能对省上决策产生影响力。在人们的眼中,省社科院成了可有可无的单位。

新的院领导班子面对“一潭死水”提出,主动寻求和建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发展模式,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运行机制,激活人的积极性,创造自己的地位。

这次改革涉及了人事体制改革、科研体制改革、非科研机构改革等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

在人事体制上,实行真正的全员聘用合同制。所有中层干部经公开竞聘上岗,程序为发布竞聘通告;本人报名,组织推荐或群众推荐;召开竞聘大会,应聘者进行演讲、答辩,评议小组投票,当场公布打分结果;组织考察入围者,院党委研究决定聘任。所有科研人员和非科研人员,均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在科研体制上,重组科研力量,突出科研重点。调整原来面面俱到的学科结构,设立了7个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研究所由11个缩减为7个,分流15%人员。给研究所放权让利,发挥科研人员的群体效应。院对所实行目标合同管理,各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有用人权、奖金分配权、经费使用权和对外合作权等。

精简非科研机构。原有10个处级党政管理部门,精减为5个,分流25%人员,变一岗多人为一人多岗。全院科研人员与非科研人员比例由4:6变为6:4。

这一改革,使该院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大大增强,发展模式新颖、清晰,已经或正在组建西部开发研究中心、陕西人口问题研究中心、陕西社会调查中心等。与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为铜川市及外省的玉溪市、灵宝市策划经济构想。各所、室活力大增,主动找课题、找经费蔚然成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