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按劳取酬 活力倍增
——唐华集团国棉六厂改革分配制度推动生产发展
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喊了多年的老话题。但真正将“档案工资”存入档案,按个人劳动成果计算应得收入,在国有企业中还不多见。唐华集团国棉六厂,却在改革分配制度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企业由此一举扭转多年亏损局面,实现从1994年至今的第一次盈利,7月份盈利近5万元。
六厂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把实施多年的岗位技能工资分成生产一线、外围服务部门两大板块,将生产一线的值车工为主体的岗位技能工资考核,改为包含产量、质量、消耗、工龄等具体内容的“吨纱工资经济技术考核办法”。在核算吨纱工资制造成本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承受能力,新工资分配办法按生产一线年6000元,每月平均500元设计,落实到值车工工作中,进行百分制考核,管理人员以车间平均工资为基数。生产管理节约按20%作为考核正负线,低于此线奖,反之则扣罚。工资发放由财务科直接兑现到职工个人,减少工资发放中间环节,消除了二次分配造成的干群矛盾。
由于一线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取决于值车工产质量的高低,因而,各职能部门将管理服务的重点以生产车间为轴心,千方百计为值车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这样一来,相同的生产规模,在品种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产量、质量都在逐月上升,成本逐月下降,职工工资增加。
过去,由于生产一线与外围工资差距甚微,车间因改换品种加大工作量缺乏主动性,往往是调换一个品种要用七八天时间,如今遇到改换品种,三天就能完成。二季度以来,企业下调和减少了来料加工品种,为浙江巨鹰集团生产22支、24支、26支特种纯棉纱,日产达到16.57吨,高出一季度平均日产38%以上,企业实现了产品自主定位和利润销售。(杨令青赵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