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监督机制少不了
——西铁分局建立集体合同兑现制度
怎样确保集体合同履行兑现?西安铁路分局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保证了集体合同条款的落实,全方位、深层次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为保证集体合同的履行和兑现,该局首先加强了组织领导。局里建立了集体合同履行监督检查小组,由一名副分局长任组长,一名工会副主席任副组长、行政及工会干部各6人,职工代表3人,半年开展一次检查活动。
为促进集体合同的履行兑现,该局一是实行部门承办制度。针对企业点多线长,工种复杂等实情,对集体合同以项目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及完成时间。去年分局就将集体合同细化的31条分解为57项,分别明确在16个责任部门的头上,由责任部门按要求逐一落实兑现。
二是履行汇报会制度,接受职工监督。每年七八月份,分局工会主持召开汇报会,由集体合同条款承办部门向职代会专委会主任、代表团长和部分职工代表汇报当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执行措施。与会人员就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会后形成纪要。通报给基层,接受职工的监督。从当年开始,分局改部门汇报为行政领导汇报,即各部门先行自检,写出自检报告,汇总后由一名主管副分局长向职工代表汇报,这样就把集体合同履行和落实情况完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三是职代会报告制度,组织职工代表检查。集体合同是保护职工权益的,要给职工充分的发言权。分局一方面坚持在职代会上,向全体职工代表报告上年集体合同的履行兑现实情,提高了兑现集体合同的透明度。为了使报告情况真实,在职代会前,将报告文件提前下发各基层单位,组织职工代表预审。加大了制约的力度,促进集体合同的兑现。另一方面还发挥职代会专委会的作用,每年两次到落实集体合同责任单位进行检查,对完成不好的要查原因,当场提出落实措施。1997年集体合同中关于沿线职工吃水项目的建设条款,有一个站区由于地层、水质问题,这项工程虽完成了,但职工吃水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检查组到该站发现这一问题后,向职工做耐心解释,并积极向有关责任部门反映,采取了补救措施,做到当年项目当年兑现,职工比较满意。
在这些制度的制约监督下,这个分局领导自觉履行职责,想办法使集体合同兑现。去年初分局在安排资金使用时,领导首先考虑的是落实集体合同的投入。1995年以来,尽管西铁分局面临经营上的压力和困难,但集体合同中的劳动标准条款均得到了落实,职工的工资待遇、福利、劳保等条款都得到了兑现,集体合同的整体兑现率在95%以上。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