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12日
维权之页
03

教师工资拖欠问题,不仅在渭北,在我省其它地区都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症结何在?又该如何解决——

工资拖欠严重教师度日维艰科教兴国事大体制应予确保

“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在渭北地区的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县区拖欠教师工资,特别是拖欠乡镇教师工资的问题比较突出。个别地区的乡镇教师工资仅发放到1998年12月底。据咸阳市教育部门对全市各县区教师工资发放情况的统计,截止今年5月底共拖欠教师工资3200多万元。除渭城区、秦都区、泾阳县、礼泉县和实行“乡筹县管”制的彬县、淳化县外,咸阳市所辖的其余县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其中长武、永寿两县的拖欠问题尤为严重,分别累计拖欠288万元和548万元。很多教师发出了焦灼的呼吁,急切地期望有关部门能真正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从根本上解决工资拖欠和教师的生活困难问题。造成如此大面积的工资拖欠,其原因何在呢?

据长武县教育局副局长邹凤刚对记者说,作为一个农业贫困县,长武县财政收入单一,税源紧缺,每年7月份以前各乡镇基本无财政收入,因此常在上半年造成教师工资的拖欠。下半年各乡镇虽通过税收收入予以补发,但每年总有一定数额的工资仍无力清偿,从而形成拖欠积累。

长武县马寨乡的教师工资仅发放到今年2月份,已形成拖欠累计24.85万元。乡长李建昌说,乡财政每年的亏空大致在15万左右,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烤烟、苹果两大经济作物近两年又逢市场低迷。加之夏粮减产,雹灾频仍,使经济状况更形恶化。昭仁、罗峪等乡镇的领导也将造成教师工资拖欠的原因归结为乡镇财政困难。昭仁镇党委书记党志伟说,全镇每年仅教师工资就需支付170多万元,而去年镇财政收入不过150多万元,资金缺口很大。

教师工资的长期拖欠,使教师生活严重困难。一些家在农村的“一头沉”教师在农业生产上无力投资,影响了播种和收获。而有的双职工教师生活更为困窘,仅靠借粮借钱度日。由于学校没有周转资金,连职工灶也难以正常维持,很多教师的午饭常常只能自带干馍泡开水充饥。

教师工资的拖欠,也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罗峪乡九年制学校的36名教师中,长期请假的4名,缺编教师8名,以致于教学课时无法保证。教师赵甲瑞和赵银鸽夫妇都在本校任教,迫于生计,去年他们承包了邻乡的8亩农田,在教学之余以务农维持生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绝大多数教师以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仍奉献于教学岗位,但迫于生计,不少教师不得不为每天的基本生活来耗费心力体力,影响了教书的积极性、创造性。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有关乡镇是否真正做到努力压缩开支,优先保障教师工资的发放呢?“教师节”一年一度,但愿科教兴国、尊师重教对有关部门来说将不再是几句空话。从调查情况来看,造成教师工资拖欠的县区目前基本上执行的都是乡管财政、发放工资的体制,而工资被拖欠的教师也主要是乡镇教师。因经济状况的差别,有些乡镇即使在经济收入的正常年份仍无法确保教师工资的发放。因此,由乡管财政发放教师工资体制既不科学,也起不到应有的保障作用。看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工资拖欠的状况,理应将教师工资纳入一个科学管理的体系,统筹安排。有关部门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真正关心教师生活,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

本报记者辛国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