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讨债违法现象面面观
(一)
去年8月,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破获一起因讨债而衍生的绑架人质案。欠债者是一家市场开发商,拖欠建筑商工程款几十万元达数年之久,建筑商多次催要未果便铤而走险,伙同其子绑架人质,终因涉嫌犯罪被绳之以法。这是典型的因债务纠纷而衍生的暴力案件,给当事人双方都造成了伤害,尤以建筑商为甚。按国家前几年利率,仅利息就损失数万元,结果不但本息无归,反而身陷囹圄,令人惋惜不已。
近年来,因讨债而衍生的伤害、抢劫、绑架、非法拘禁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还不断呈上升态势,其症结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受大气候影响,一些国有企业不景气,无力还债,与之发生经济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都陷入债务泥潭中,因此形成三角债;有些单位和个人,开业之初货到即付款,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待你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一个善良可靠的老板,将货物源源送到他的帐下,或兢兢业业为他打工,被他“套牢”之时,则想方设法赖账,或者溜之大吉。1998年夏,三个河北人在榆林成立“编织公司”,骗称只要在该公司购买编织材料,织成腰带后以5倍于原材料的价格回收。一些人试着干后果然赚了点钱,消息传开,有上千人蜂涌购买,当他们满怀欣喜送交成品时,该公司早已携所骗的二三十万元逃之夭夭。
还有少数债主对经济领域法律知之甚少,不知应履行什么样手续,绝大多数则因双方是老朋友、老关系,借钱时俨然是桃园结义,个个表现得豪爽义气,信誓旦旦,“借钱是看得起”,签合同、写借据被认为不仗义,是鸡肠小肚的表现。等到要钱时,所谓的哥们全然不是一回事儿,尽管陪着笑脸“礼贤下士”,欠债者依然一拖再拖,将肥的拖瘦,富的拖贫。更甚者,干脆反戈一击:“谁借你的钱,拿证据来?”这时才如梦初醒:被人家钻了空子,弄得人财两空。
债主们跌入讨债深渊,反过来低三下四求欠债者“施舍”。运气好的,当被欠的钱款零敲碎打要回的,早已被利息的损失、路费的消耗、请客送礼的破费以及精神上所受到的痛苦抵销;运气一般的,对方以高价给一堆滞销货抵账,且不说商品经济又回到了原始的物物交易,单就这高价货物就成了烫手山芋,担心削价后一旦侥幸卖了出去,是否又会变成了新的债务,劳心费神要回的东西又成了一块心病;倘若债主是外地人,运气又不好,不仅一切没有,甚至还可能遭到毒打。去年,十几名重庆民工到湖北做工,到春节前夕,施工单位不但不给结账,反而威胁“没有钱了,你们都滚回去,不然今天搞死你们”。当民工头不服时,竟在散步途中突遭5名持刀歹徒威胁,被连捅7刀。
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科技含量低,底气不足,一旦经营不善,产品滞销,则元气大伤,保本艰难,何谈还债。 (康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