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厂务公开:让“官本位”走开
许多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厂务公开对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亦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厂务公开活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是强烈的“官本位”意识,使厂务公开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行政主管的开明程度。碰到一个民主意识较强的领导,种种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经验可以层出不穷;碰到一个独裁的专制的领导,大家的民主权利难以保证甚至会遭到践踏。尽管近些年来,随着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公民的民主化意识普遍有所提高,但是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积尘毕竟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干净。所以,尽管由于政府关注厂务公开制度的推行,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阻力重重。
二是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后,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地位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公开什么、在多大范围内公开、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等等问题,还是行政主管说了算。党委和工会的这种尴尬处境,使它们无法真正地领导职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实施监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客观存在,使许多企业的厂务公开难以顺利开展或难以取得实效。但从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亦说明了厂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厂务公开所面临的这些困难,再次告诉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国有、集体企业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的现状,必须尽快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进行改革,必须打破“上级委任制”。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李涛田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