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27日
社会新闻
02

读书人的盛宴

——西安首届石榴花书市走笔

与往日书店里冷冷清清,既使人多也是看得多买得少的现象迥然不同,从10月11日开幕,至21日结束的“首届西安石榴花书市”则显现出多年罕见的火爆场面。因为嗜书的原因,记者曾四赴书市采购,耳闻目睹了这热闹的场面,也发现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书市卖“疯了”

书市原定11日上午九时举行开幕式,然而当有关领导尚未到场,偌大个西安体育场内的数十家书肆就已生意红火起来了。来的读者中有居然还有渭南、汉中、宝鸡、铜川的。仅凭西安两家报纸上一条几百字关于开办书市的消息,他们不少人竟是凌晨起床赶首班车赶来的。

记者曾邂逅一位汉中建筑企业姓卢的先生,他是闻讯两天前即乘火车赶来,已在西安鲁家村旧书市场,南郊汉唐书店采购了上百本书了。而到中间,据说山西、河南都有人闻讯赶来,碰巧西安出差的外地人、老外在书市大包小包往外扛着采购的情形也习见不鲜。

平日在书店里买书可思忖再三,而在这次书市上却出现了见书不买过后悔之晚矣的奇观。开幕前,记者在西安市新华书店见到一套20本的《资治通鉴》和10本的《太平广记》均为半价,记者忙将后者购下,未待反映过来,《资治通鉴》已落人他人之手,而在解放路店摊上刚仅以原价6折37.8元购到一套缩印本的《辞典》,旁边几人同时伸手可惜已为我捷足先登了。而交款处常常排起了队。

正由于如此,各展台书架上工作人员不停加书,但不一会便告售空,到20日正午,古旧书店的店员们便笑逐颜开——因为售出的码洋创下破天荒记录,后天散场的摊子也好收拾了。

豪华大部头倍受冷落

人们注意到,在开幕式第二、三天,在书市南头东西排列开数十家专卖大部门豪华书的摊子。这些显系个体书贩者也想借光推销那些动辄千金的大块头,但明显未沾上多少仙气。

记者看到这些书摊上陈列的书,多为大16开,装帧豪华,动辄以“珍藏”相号召,这其中有古典名著,更多的是明显瞄准大款和公款消费的什么《名画珍藏》、《处长工作必备》、《新资治通鉴》之类,翻阅之下只见无非是些宣扬陈腐为官之道的抄袭品,要么便是以“香艳”招集的明清不入流小说,实在可惜了纸张。

这批高级垃圾或过分豪华的大部头书籍,并未因降贵纤尊而受读者青睐。一首标价880元的“四大名著”吆喝150元仍无人要;而二三千一套的其它书连翻看者都寥寥无几。许多二进书市者干脆来到这边已掉头而去。

一位曾来报社推销大部头的书商对记者喟叹:“这回赔定了。记者不无幸灾乐祸地笑道:“谁叫你光把眼睛盯住大款了。”

书市的磁石:价低质优

此次书市投放的书籍有近年积压的,也有新出版的。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就在于价格优势。书市最高为八、九折,低者仅三折,更多的是四、五折者。许多名著,正走红的作品降价销售,这才是火爆的真正原因。如岳麓书社、商务印书馆出的一些名译,名著,平日在书店总是拿起又放下,而这次多年少见的大降价怎不叫人倾囊采购呢?

事实上,有些书打五折并不算便宜。如记者所购湖北版《汉书》上下两册39.8,打折两册已近20元。而短短3年前此书仅售十几元钱。广州出的《苏曼殊全集》薄薄两册,纸质粗劣原价竟要54元。王尔德《狱中记》仅为百页小册子,半价也要5元。据店家讲,许多书卖4折书店还要赢利,可见如今书价水份有多大?!

降价书火爆,反映出在几心浮燥的今日,读书,爱书仍是生活的主流,倒是相关方面该认真反省一下如何走出近年来出版行业陷入的价格怪圈,别再让昂贵的书价将人们拒之门外。本报记者郝振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