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争霸群雄竞逐
——袁伟民分析悉尼奥运会格局
文/李贺普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袁伟民最近在备战悉尼奥运会冬训动员大会上说,前两届奥运会由美国、俄罗斯、德国组成第一集团以及由中国居第二集团前列的格局,在悉尼奥运会上将有可能被打破。悉尼奥运会将出现美、俄两强争霸,第二集团的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意大利、古巴和韩国7雄竞逐的新格局。
袁伟民指出,从亚特兰大奥运会后连续3年的国际大赛来看,美国、俄罗斯两强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在奥运会项目的比赛中,美国一直保持近40枚金牌或80枚奖牌的优势。俄罗斯的金牌和奖牌保持在30枚以上和80枚以上,并提出了要在奥运会上力争35至39枚金牌的目标。两强稳固的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与其抗争。德国、法国在连续3年的国际大赛中,所获奥运会项目金牌数都超过了中国。法国上升的趋势十分强劲,仅在今年自行车赛12个奥运会小项中就获7项冠军,在击剑世界锦标赛的10个奥运会小项中获5项冠军,其柔道、皮划艇、赛艇、田径、马术、射击、射箭等项目都具备世界冠军的实力。澳大利亚是本届奥运会的东道主,占天时地利,雄心勃勃,他们提出要夺得20枚以上金牌、60枚以上奖牌的目标,扬言要打败法国、中国,甚至赶超德国,挤进三强。意大利、古巴、韩国等也在精心准备。
袁伟民认为,在悉尼奥运会上,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更加残酷。第三至第六名的排名将很难预料。
他在分析中国备战奥运会情况时说,中国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具备争夺金牌实力的只有6到7个大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打分项目,如体操、跳水。二是交手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柔道。三是受体能和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项目,如射击、举重、田径等。这些特点和弱点说明,我国的优势项目都没有绝对的实力,容易受到外部条件或外加因素的冲击和干扰,叫作有希望,没把握。
袁伟民指出,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这次冬训动员大会的目的是从思想上明确备战悉尼奥运会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艰苦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