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01日

陕西工人报体坛纵横 中国男足的希望在哪里 美俄争霸群雄竞逐 “嫁接”的错误 我省职工三迎体育活动生机勃勃 图片新闻 贝利将出任桑托斯俱乐部主席 运筹帷幄创辉煌

当前版:第A4版:体坛纵横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体坛纵横
04

“嫁接”的错误

文/杨余泓

中国足球冲击奥运会再次折戟,一时,成为社会关注。

这使我想起了去年4月在合肥采访央视意甲转播顾问张慧德先生时,他讲的一段话:“国奥队以健力宝小将为主(打九强赛健力宝小将有12人),他们留学巴西5年学的是南美技术,现在让打力量型足球的英国人来指导,这不是前功尽弃吗?看来这届国奥队很难有戏。”

笔者引用这位足球行家的“先明之见”,是想说,让托尔、布伦特、霍顿三名英国人先后执教中国国奥队,足协从一开始就犯了“嫁接”上的错误。

众所周知,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技术派风格和以英国为标志的欧洲力量型打法,是两种特点鲜明、截然相反的足球技战术,用霍顿“长传冲吊”的斧法去匡正国奥小将“灵巧短击”的剑法,就好比把梨树的技干嫁接到桂圆的根基上,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初让霍顿担任国字号主帅,是看其在“顾问”戚务生时“理论”上有一套。后来国人看到,这位国际足联的讲师确实名不虚传,什么“442先进战术”,什么“平行站位阵型”,什么“中国第一,韩国第三”……即使在“10.3”首战败给韩国队后,他仍然顽固地“实践阵型不变、人员不变、打法不变”的简单而又令人不可思议的“理论”。“10.29”最终赢不了韩国,只能说明足协这种“嫁接”上的错误是多么严重!

霍讲师指挥上的“失误”,固然应该被“免职”;那么王俊生“嫁接”上的“渎职”,不更需要“反省”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