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创辉煌
——记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陕西省劳模范温长生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西邻世界第八大奇迹馆,是原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透平鼓风机、压缩机的大型骨干企业。其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员工三千多人。
创业辉煌结硕果
近年来,企业在以温长生为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的领导班子率领下,运筹帷幄,大胆改革,奋发图强,使企业保持长期的高速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近10年时间,年产值增长了7倍,销售收入增长了7.2倍,利税增长了4.7倍,职工收入增加了5倍,固定资产增长了5.9倍。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机械部工业管理先进单位、机械部技术进步示范企业、陕西省科技进步先进企业,“七五”、“八五”技改部、省、市先进企业。九三、九四及九六年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九七年还获得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九四年行业首家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企业经济效益一直名列省、市机械企业前茅,公司党委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获得宣传思想工作优秀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99年6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陕鼓并给予高度赞赏。
温长生同志个人由于经营有方,带领企业奋发图强,连创佳绩,先后获得陕西省、西安市劳动模范,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西安市优秀企业领导干部,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西安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国有企业模范带头人,陕西省质量名星经理,全国优秀质量推进者等荣誉称号。
温长生同志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运筹帷幄,带领三千职工创造了陕鼓历史上新的辉煌时代。
温长生同志今年53岁,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85年调至陕西鼓风机厂任生产副厂长、党委书记。1990年担任厂长、党委书记。现为陕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自从担任陕鼓厂长、党委书记以来,他带领全体职工,围绕市场搞改革,依靠科技求发展,强化管理练内功,提高素质增效益,成功地开创了高效高水平的国企发展路子。他善于推行各种责、权、利相结合政策,调动全员促销售,抓质量,促进度,降成本,提高总体效益,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改革创新求发展
93年以来,在温长生同志的带领下,全厂进行了较彻底的配套改革,主要是以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制订了用工制度改革,定编、定岗、定员管理以及干部聘任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政策。
在抓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经过筹建、准备、理顺,用近三年的时间经过清产核资、界定产权,96年组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由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跨地区、跨行业,以大中型风机成套机组研究为中心的科工贸为一体的企业法人联合体——陕西鼓风机集团。将核心企业陕西鼓风机厂改制为国有资产授权委托经营的独资公司,即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把原厂办厂管的生产经营性企业转化为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组建成立陕鼓集团公司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在企业制度创新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利用集团优势,走集约经营路子,相继兼并了临潼汽车大修厂、临潼区第二农机修造厂。结合A股上市,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兼并西安电器开关厂。99年6月30日,以陕鼓优良资产联合四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于99年10月23日通过了陕西省科委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已通过陕西省政府向中国证监会推荐A股上市。
为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步伐,温长生带领全体员工大胆地对“企业办社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改革。96年加快对后勤服务系统的分离,逐步独立核算,工资费用自保。97年在进一步理顺一批分离基础上,实施了以物资供应、运输、动力等部门二批分离,组建物资的工贸公司、运输公司、动力公司,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逐步建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99年对原生活服务系统又改制为物业公司;为创建三线地域的再就业的环境,更好地实施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程,99年以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为基础组建了再就业实业开发公司。合理减轻主体负担,使主体轻装上阵。这几年通过分离辅助,为企业主体减员分流累计达1300余人。仅以剥离生活服务公司,组建物业公司为例,分流减员147人,每年可为工厂节缩工资等费用93万元。
在分离辅助同时,加快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九四年全厂启动实施了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公积金、交纳保证金制度,提租加补贴等房改政策,97年、98年顺利实施成本价售房。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在实行分年龄组发放定额本,超定额报销85%基础上,98年、99年又相继两次加大改革力度,调整标准和机制,对医疗费支付划分区段,在定额外增加自费医疗区段,并加大自费比例,有效遏制医疗费增长过快的状况,减少了浪费。
近年来,企业还从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出发,保持改革与管理的同步推进。建立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标准和细则,又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标准,强化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使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身上有压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拓展市场促营销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温长生同志深深懂得调整市场销售战略,扩大占领新的市场,实现市场战略转移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变革。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开创新生路、拓宽新领域。企业始终把营销作为龙头,实行全员订货,建立适应市场快速反应的促销、技术准备、生产机制。他带领全体员工全员全过程围绕市场抓营销,抓用户服务。多次召开营销工作会议,扩大销售局面。他们还以西安为中心,成立销售总公司,取得了显耆成效。
在抓营销工作的过程中,他坚持“订货催款”一起抓,落实销售承包,大见成效。96年、97年都明确提出销售订货与货款回收“两个第一、并驾齐驱”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各驻外公司的作用,与各驻外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企业实行工资、奖金、促销费用等与大项目订货挂钩承包,有力地调动了广大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大项目促销,仅过去两年共完成大机组订货近30台套,其中轴流产品订货20台套,历史空前,并首次进入国际市场,出口印度、苏丹,创汇460万美元。
狠抓技改增实力
温长生同志在企业改造投入、长远发展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企业要发展,必须走更新改造,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之路。七五以来的三个五年计划,企业累计投入技改引进资金1.57亿元,其中“八五”投资达7515万元,是“七五”技改投资额的327%;进入“九五”以来,已先后实施了两个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总投资额达5900万元,是“七五”期间投入的257%。经过三期改造增添了大型数控龙门铣,数控数显系列镗铣床,立卧车工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计算机设计制造及管理网络系统;新建立试验室和行业最大的产品试车站,开发建立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厂内试车能力由3200KW提高到6300KW;建成全国首批由国家经贸委、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目前,“九五”二期改造项目树脂砂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陕鼓已形成完备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体系。
温长生同志在抓技术改造的同时,也狠抓技术引进和科研开发,并以龙头产品为主,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了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生产与市场接轨
近年来,企业生产上面临的突出特点是产值增幅高,任务重;大型机组、新产品多,加工难度大;周期紧,有效工作时间减少;内部改造多,作业面积紧张等突出问题。在外抓市场的同时,温长生同志领导全体员工狠抓内部生产组织协调和生产现场管理,充分满足市场需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增产目标的实现。抓重点、攻关键,强化组织协调,紧紧抓住技术准备、生产准备和产品制造等关键环节,抓大型重点产品生产。结合实施增效工资、质量工资,各车间广泛开展劳动竞赛,采取多种形式的生产承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并使生产和营销有机结合,生产与市场直接接轨,产品合同完成率不断提高。产品合同交货期比过去普遍缩短30—50%,适应了市场的变化。
务求质量过硬
近年来,温长生同志始终坚持“外抓市场,内抓质量”的经营思想,在企业内部以质量管理为中心,突出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考核,建立质量工资考核体系。针对质量薄弱环节,坚持每月召开质量调度会,加强质量纠正措施及改进计划的实施。94年经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来厂审核,行业首家通过IS〇9001质量体系认证,使陕鼓厂成为当时陕西省仅有的三家通过认证的企业之一。实行质量名牌战略,狠抓产品创名牌工作。启动质量工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成立下属公司——低速风机公司质量监理站,促进其产品质量的提高,强化质量服务,组建过硬的产品售后服务队伍——安装经理部,做出对用户反映的问题24小时提出处理意见,48小时到现场解决的承诺,并对服务质量实行用户反馈制,厂内对服务人员加以考核。此外,他们还从抓现场,促市场,保质量人手,推进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
民主管理当好公仆
自90年温长生同志上任以来,总是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置于最高水平。作为班长,温长生工作中始终重视抓好职工的民主管理,始终注意团结一班人,发挥集体作用。重大问题除在公司办公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民主决定外,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积极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职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企业职能,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任人唯贤,坚持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组织部门考察,班子集体讨论,不搞个人独断,不拉帮结派,因而,不论是一直拥护他还是曾反对过他的干部,不论是工作出色受表扬还是不称职被解聘的干部都为他的正直人品和宽广的坦荡胸怀所折服。工作中,重大决策多方吸取意见,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对同志坦诚相待,不计较个人恩怨。生活中严于律己,当好公仆。十年来为职工办好事20余件,从各方面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职工群众安居乐业,保证了企业稳定和发展。
正是由于有温长生这样的有胆有识,德才兼备的好带头人,以及团结务实、奋进的企业领导班子。他们高瞻远瞩,从长计议紧急关头力挽狂澜,保证了两个文明同步发展,从而赢得了全体员工的尊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