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本报一则报道呼吁有果——
凤县五金厂两职工待遇“尾巴”已割除
本报于11月12日刊发了题为《历史遗留的职工待遇问题终获解决,残存的‘尾巴’尚需尽快割除干净》的记者采访手记,就凤县五金厂个别职工仍未获解决的待遇问题作了报道。此报道见报后,凤县工业总公司十分重视,对此问题迅速予以解决,并于11月22日致函本报,通报了处理情况。
为解决张双荣因商调未成,人事关系一直悬空而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凤县工业总公司的协调下,凤县五金厂承认其仍属该厂正式职工,参加养老统筹,并按政策规定办理调资、调动、退休等手续。鉴于张双荣从1984年以来一直未在厂上班的实际,参加养老统筹费用至退休或调转之前由其个人承担。
对历史遗留的郑金良的具体问题,凤县五金厂承认其属该厂职工,参加养老统筹,并按政策规定办理调资、退休等手续。鉴于五金厂经营困难的实际,郑金良同意参加养老统筹的费用由个人承担。
张双荣、郑金良均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表示认可,并分别与凤县五金厂签定了协议书。
本报记者辛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