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当家才知柴米贵
今天出了多少煤,用了多少材料,材料费是超是节……近日,笔者在蒲白局马村矿一采煤区队班前会,见到一位班长扳着指头,正和工人算成本账。望着职工关注的神情和不时你一言我一语,笔者在吃惊之余,也感到欣喜。这些过去只有矿长,队长等管理人员操心费神的事,如今在马村已成为原煤生产口每个普通工人关心、议论的“焦点”话题。
前些年,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影响,井下近区域已无煤可采,只好向东翼纵深推移。随着战线过长带来的负效应迫在眉睫,再加上较粗放的管理,一吨煤从开采到落地煤场,杂七杂八费用算下来比售价低不了多少。为此,于今年初推出了以财务监督严格控制成本的管理方式。矿上测算出吨煤成本指标,将成本费用分解到科室、区队,区队又落实到班组并尽可能分到个人。全矿各生产班组都有一本材料消耗帐,并严格实行节奖超罚。
一石激起千层浪,职工、区队节约意识空前高涨,在地面从装搪材一捆捆数变一根根过,到一个木楔子为不被人拿走而争得脸红脖子粗;从以往自家地都懒得怕扫到如今机尾前,溜子头一把小扫帚开门闭户一尘不染;从以往一盘胶布到几颗螺丝的白放人与看不到眼的乱丢放,到如今旧的拆下来只要能用坚决不丢弃。
梅花香自苦寒来。实践证明,让职工参与到降耗挖潜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措施。与去年同期相比,吨煤成本降低24.84元,节约电力146万千瓦时,节约火药0.90吨,节约雷管0.22万发。(王惠武)